发布于:2022-10-20
原创

脑起搏器植入术,桂医二附院为帕金森病剂末现象患者「重启人生」

「被帕金森病困扰了 12 年」

患者陈先生(化名)被帕金森病困扰了 12 年,已出现剂末现象(指口服药物控制的持续效果减短)、异动症(指服药后有明显肢体异动的表现,由于药物疗效逐渐减退,或者药物剂量不合适,造成帕金森患者出现全身舞蹈样动作,而且不受控制)等帕金森并发症,异动症后又是到了关期——走不动。

为了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生活质量,找到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团队,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前评估。

就诊期间,患者及其家属向神经外科表达了希望进行 DBS(脑起搏器)手术的意愿。随后,患者入住医院神经外科。

李深誉副主任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周详的术前准备,并与香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陈富勇教授进行了远程会诊及本院放射科、神经内科等专家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在明确手术适应症、充分评估手术风险以及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李深誉团队与香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陈富勇教授着手为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

脑起搏器植入术,桂医二附院为帕金森病剂末现象患者「重启人生」

不到 4 小时,成功完成手术!

为了满足患者的愿望,令其生活更有质量,经术前详细评估,周到手术准备,神经外科团队与麻醉护理团队紧密配合,已经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当日,李深誉团队仅以不到 2 个小时的时间,便成功将电极植入到预定位置。术中靶点监测电生理良好,与术前手术计划路径一致,电极位置精准到达目标核团,完成脉冲发生器植入等全部流程。手术时间全程不到 4 个小时。经麻醉复苏后,患者回到神经外科普通病房,其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随着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的日益发展完善,桂医二附院神经外科团队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自 2022 年在全区开展该类手术后,科室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能满足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患者的就医需求。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最早在 1998 年引进国内,常规用于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疾病治疗。

帕金森患者植入脑起搏器 1 年后,运动症状明显改善。实施脑深部电刺激器治疗可以显著改善 75 岁以上高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没有显著下降。

植入脑起搏器的高龄帕金森病患者,发生不自主舞蹈样异常运动的时间明显缩短,出现「关期」的时间显著减少,认知功能等没有显著变化。

高龄患者植入脑起搏器术后不良事件较少,部分患者的术后精神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常常是短暂的,可较快缓解。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