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9-02
原创

高龄,不是禁忌!——记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移植二病区首位高龄患者顺利出仓

一位消瘦、但又精神矍铄的老人满含热泪,在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联合病房移植二病区的出舱通道处不断感谢着身边的医护人员。

高龄、高危急髓,从未放弃希望

老人叫胡源美(化名),今年 69 岁,是一名高龄、高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TP53+,ASXL1+)患者。来到联合病房前,她已经在当地医院经历了 2 次化疗。尽管化疗过程中的痛苦及艰险仍历历在目,但老人自己和家人从未放弃长期生存的希望,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今年 6 月份,老人及女儿不远千里,慕名来到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联合病房进行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65 岁以上患者的单倍型移植,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谈及第一次接诊胡源美老人的情景,联合病房主任孙于谦医师仍然印象深刻:

「患者已经 69 岁,又经历了多次化疗的打击,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移植的确存在较大风险。但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及移植风险非常理解,对于我们也非常信任,因此我们也决定接受这个挑战,与患者一起,为了生存的希望而拼搏。」

移植过程困难重重

2022 年 7 月 29 日,在经历了黄晓军所长主持的全科查房讨论后,胡源美老人进入移植仓,开始接受移植前的化疗预处理,以尽可能清除体内的恶性细胞,为供者细胞的植入做好准备。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预处理期间常见的恶心、呕吐、粘膜损伤等不适外,老人还经历了感染、腹泻、低氧血症、心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心脏射血分数一度降低到了 40%,伴有心包积液,并出现了明显的胸闷、憋气等症状。

刘开彦所长、孙于谦主任、李倩护士长带领的医护团队对此非常重视。

孙于谦主任每日亲自查看患者,指导医生团队精准调整抗生素,精细管理容量及电解质平衡,带患者度过移植舱内的一个个难关。李倩护士长带领护士团队,密切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胃肠道反应、出入量、全身皮肤尤其是口腔、肛周皮肤等部位黏膜情况。在病情较危重时期,责任护士持续每 4 个小时统计出入量及生命体征,为老人感染的控制、心功能的恢复争取了时间。

医护 24 小时护航,患者平安出仓

8 月 8 日,老人接受了来自于儿子的外周血干细胞回输,新生的种子就此播撒。尽管过程困难重重,但在医护人员 24 小时无间断的治疗和护理下,也在患者自身坚强的意志力支撑下,胡源美老人的白细胞顺利植活,终于出仓!

高龄,不是禁忌!——记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移植二病区首位高龄患者顺利出仓

8 月 29 日上午,刘开彦所长带领医护团队来到病房,祝贺胡源美老人顺利出仓。

刘开彦教授赞扬了老人及家属对于疾病的理解、对于治疗的坚决态度、以及对于联合病房团队的信任,鼓励老人万里长征已经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后续配合积极治疗,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老人及家属感谢医院精良的医疗设施,感谢联合病房刘开彦教授、孙于谦主任及医疗团队的再造之恩,感谢仓里所有护士提供的精心护理。

迎接美好未来!

高龄,不是禁忌!——记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移植二病区首位高龄患者顺利出仓

中秋将至,尽管病房外已是秋雨微凉,病房内却仿佛洋溢着春日的暖阳。在此,我们也衷心祝愿胡源美老人顺利康复,迎来生命的又一个春天!

精研医疗技术,不断挑战极限

高龄,不是禁忌!——记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移植二病区首位高龄患者顺利出仓

联合病房自 2021 年 3 月成立以来,已完成 300 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为许多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而胡源美老人也是联合病房成立以来移植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胡老人的顺利出仓,正是联合病房医护人员精研医疗技术、不断挑战极限的最好体现。

「不创前未有,焉传世无穷」,正如黄晓军所长所言,在经济迅速发展、老龄化程度加深的今天,将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拥有移植需求、具备移植条件。面对这些挑战,我们的医护团队也将不畏艰险、开拓创新,以期拓展生命的长度,拓宽生命的宽度,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