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26
原创

孩子磕磕碰碰,家长紧急处理有讲究!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难免磕磕碰碰,比如跌倒把牙磕掉了,热水烫伤了手背,锐器划破了手指……

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多数家长总是心急如焚、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处理,或做了不恰当的处理,甚至可能给孩子造成

难以挽回的伤害。

今天,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李园医生给大家带来 小儿外科常见病的自我预防及处理知识。希望宝爸宝妈多掌握一些正确的急救常识,在孩子出现意外时,及时处理,让孩子少受一点罪。

一、烫伤

1. 宝宝被烧烫伤后立即将烧烫伤部位用凉的自来水冲洗,并且持续足够多的时间;

2. 在凉水冲的至少 15 分钟或者疼痛感明显减缓后,轻轻脱下宝宝衣服,如果衣服紧紧贴在身体上,就要尽量的减掉,不要硬脱;

3. 在经过以上两步后,可以进一步用凉水浸泡烫伤处;

4. 准备一个马夹或外套浸泡后用无菌的纱布轻轻地覆盖在烫伤处;

5. 做完一切紧急处理后,立即将宝宝送去医院治疗。

父母要牢记这五步处理方法!

有效的减轻宝宝烧烫伤的严重程度,千万不能乱涂抹任何东西!

二、头部撞伤

高空物体跌落、高处跌落、摔倒、车祸、碰撞、家暴等都可以导致儿童头部外伤

表现:

1. 头皮血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冷敷效果好

2. 颅骨骨折:发生凹陷性骨折时,宝宝的头顶就会出现一个小坑   

3. 脑震荡

4. 颅内血肿(最危险)

头部撞伤后的紧急处理

1. 凡孩子头部着地跌倒或被硬物碰撞头颅,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应让他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观察最少需要 24 小时,若达 48 小时则更为安全。观察头部有无出血,耳道及鼻腔有无血迹,有就需要及时送医院。

2. 详细检查孩子的头颅,用手摸清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若有则可能损伤脑膜或脑实质,要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观察。

3. 注意观察孩子外伤后的精神状态和活动,当出现与平时不同的变化,例如出奇地静、呆滞、不愿动、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或冷漠等,则可能有脑实质性损伤。

4. 外伤以后出现呕吐,是一个危险信号!可能是颅内出血引起颅内高压所致,须立即送急诊检查,切莫拖延。否则,病孩可在几十分钟内发生昏迷,并有生命危险。

三、儿童眼睛外伤

1. 轻者早期用冷敷,1~2 日后改为热敷。眼部滴氯霉素或利福平眼药水预防感染。

2. 角膜轻微擦伤,涂红霉素眼膏或金霉素眼膏,并包扎患眼。

3. 如伤情较重,发生眼球出血、瞳孔散大或变形,眼内容物脱出等症状时,首先用清洁的布将眼部包扎起来,尽快到眼科就诊。

四、外伤出血

1. 表浅的划伤和擦伤——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2. 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一旦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

3. 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最后,家长要随时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时刻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及时就医!

同时,家中常备日常急救物品,如:消毒纱垫、绷带和三角巾、医用胶布、创可贴、消毒棉球或棉签、抗生素软膏、剪子和镊子、碘酒和 75% 酒精。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