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04
原创

从小就是学霸,初中成绩却一路下滑……这种病青少年多发,不容忽视

失眠、抑郁、焦虑等,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影响着现代人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上学就肚子痛、头痛,小小年纪得了「怪病」

13 岁的小雅(化名)从小便成绩优异,是大家口中的「学霸」。最近她得了一种「怪病」:待在学校就肚子痛、头痛,一回家症状就缓解,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时间一久,小雅甚至还出现了失眠的症状。最后,一家人找到了横店文荣医院精神卫生科。

看着眼前这个低头不语的女孩,医院精神卫生科许美园医生跟她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秘密」交流。小雅告诉医生,她经常被同学「捉弄」,本来约好一起出去玩,却被「放鸽子」,在学校也经常被人取笑是傻子。渐渐地,小雅感觉受到了大家的排挤,于是便对上学产生了抵抗心理。经过系统评估,小雅被诊断为 适应障碍 ,同时还伴有抑郁情绪 。

许美园介绍说,孩子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经验,不知如何与陌生人交往;性格较内向自卑、敏感多疑,遭受过人际关系上的打击,甚至校园霸凌;父母缺乏引导,如暑假期间过于松懈,作息紊乱或者不同教养者管教方式不一致等原因都会导致青少年出现适应障碍。

「现在社会大环境变了,孩子们在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同了,曾经以多动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为主,现在则更多要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网络过度使用等新的情况。」许美园表示,如果在疾病的前期就介入干预,可以延缓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帮助这些孩子和他们所在的家庭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解决孩子心理问题,家长能做什么

1、学会倾听,真诚沟通

不要一味否定、批评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要与他们真诚沟通,分析其行为表现存在的内在心理需求和困惑。当你和他们说话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能心不在焉,更不能看手机。

2、协助青少年进行自我调节

帮助孩子减轻可能面临的学业和人际关系压力,鼓励他们多参加艺术和运动类活动,进行情绪行为调节。

3、不回避重大问题和冲突

要始终保持尊重、开放的态度去与孩子沟通,真正做到平起平坐,「平视」他们,而非低头「俯视」他们。

若当孩子与家长共同调整后,心理问题仍无改善,请务必到医院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与帮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