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27
原创

「废物」不废,粪菌移植竟然可治疗帕金森病?

行动缓慢、走路不稳、严重便秘、焦虑抑郁……63 岁的李先生因为患有帕金森病而痛苦不堪,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近日,其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治疗期间接受了粪菌移植,相关症状大为好转,专家指出,采用洗涤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可有效提高患者肠道中的有益菌群,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

通过粪菌移植,帕金森症状改善

李先生今年 63 岁,患有帕金森病已有 10 余年。平常会表现为行动比较缓慢,身体想要转弯会有些费力,双手不自主抖动,而且还伴有严重的便秘及焦虑抑郁情绪,这些也加重了他长期失眠,生活质量极低。为了治疗这些帕金森病带来的问题,他已服用多种药物治疗,但是效果不佳。前段时间,李先生因为走路不稳摔了几次跤,跌得鼻青脸肿。

来到南医大二附院后,孙高慧医生为他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安排他做了两次粪菌移植治疗。治疗后,李先生行动迟缓及肢体抖动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而且这段时间内再也没有发生控制不住身体而摔倒的事情。他自己也说便秘的情况明显好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开朗了很多。

「废物」不废,粪菌移植竟然可治疗帕金森病?

新治疗策略,改善肠道菌群紊乱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冯美江主任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中脑黒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为主要病理特征,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除了这些症状,患者还可出现感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在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 1.7%。目前帕金森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现有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延缓或阻断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的趋势,晚期还会引起运动并发症。临床和神经病理学证据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往往伴有便秘、流口水等消化道症状,且这些症状可先于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 10-20 年出现,同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帕金森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已成为帕金森病的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如何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方便快捷又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粪菌移植。它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肠道菌群移植入患者胃肠道内,以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相关疾病的治疗。近来,南医大二附院老年医学科冯美江主任联合神经内科、消化医学中心共同开展了粪菌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洗涤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可有效提高患者肠道中的有益菌群,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