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26
原创

「热死了」!这种病真的会死人

收录于专题: 炎炎夏日科普篇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

全国多地高温天气来袭,不少人将「热死了」这句玩笑话挂在嘴边。

严重的中暑真的会危及生命,近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急救中心收治了一些因中暑而就诊的患者,其中不乏最严重的中暑——热射病,它的致死致残率极高。

「患者被送来时已经是昏迷状态,体温高达 41℃。」近来频繁接诊热射病患者的急救中心医生王建龙介绍:「如果高温天,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需要警惕是否中暑。」


程度不同 轻重有别

中暑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重度中暑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通俗来讲就是出汗过多,导致大量电解质丢失而出现「抽筋」的现象。

热衰竭是指高温因血容量不足而造成的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减弱、恶心和呕吐,有时还会出现肌肉痉挛、起立坐起时眩晕和晕厥的症状。


重度中暑 死亡率高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死亡率高达 20%-70%。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原和体内的热量不能通过散热达到平衡,导致体内热积聚而引起的体温升高。

热射病分为非劳力性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体温调节有障碍的老年人,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持续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产热过多但没有及时有效散热的人群。

常见的症状有体温高温、皮肤干燥灼热但无汗、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意识障碍、昏迷、呕吐、抽搐、凝血障碍、肌肉酸痛和酱油色尿、低血压、低血钾、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防暑有招 降温补液

「雪糕刺客」除了会让你心凉凉外,并不能缓解中暑。中暑的正确破解方式是——降温补液!

如遇轻中度中暑患者,可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降温休息,帮助患者脱去衣物降温,补充水、淡盐水等液体,同时在患者额头或太阳穴涂抹风油精,如症状没有缓解,请立即送至医院。

防暑无小事,王建龙医生支招:遮阳伞、帽子、防晒衣等物理防晒效果好,日常穿浅色透气性强、吸汗性好的衣服,尽量避开一天中最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工作,及时休息、补充水分。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