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12
原创

【过敏性疾病日】孩子不长重不长个,「肠道菌群」在捣鬼!

已经给宝宝戒口,不喝牛奶,不吃鸡蛋和海产品,不吃牛羊肉,可宝宝还是拉血丝便。

宝宝一吃鸡蛋和鱼虾,脸上和口周围立马红肿一片。

在儿童保健科门诊和过敏专科门诊,医生经常会遇到宝爸宝妈的各种食物过敏问题与焦虑。

每年的 7 月 8 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过敏反应及过敏性哮喘。

又到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我们再来说说过敏。

很多家长以为只有皮肤痒、湿疹、长风团才是过敏,而对于孩子反复出现的大便粘液、大便带血丝、便秘、咳嗽等,没想过可能会与食物过敏相关。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娃,宝宝出现的消化道异常反应,更没想到还与过敏沾边。

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指,一种或多种特定食物成分进入人体后使机体致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可重复发生的不良反应。

全球数据显示,食物过敏发病率为 0.02%-8%。可以分为速发型(约 43%),迟发型(约 45%)和混合型(约 12%)。

其中速发型是 IgE 介导(体液免疫)的,常在 2 小时内发病,迟发型是非 IgE 介导(细胞免疫)的,多数大于 2 小时,甚至几天后发生。

家长如果遇到经常不明原因的腹痛、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婴儿肠绞痛、拒食或厌食、顽固性便秘、肛周红肿、皮肤苍白且经常疲惫等。可能跟食物过敏有关,及时请教有经验的过敏专科医生。

哪些食物常引起食物过敏?

大家会说,这个我知道,不就是牛奶、鸡蛋和鱼虾蟹么?

现有研究显示:90% 以上的食物过敏由以下 8 类食物引起:牛奶、大豆、鸡蛋、小麦、花生、鱼、坚果、甲壳类海鲜(虾、蟹、贝类等),其中牛奶、大豆、鸡蛋、小麦占 85%。

大家忽略的 花生、小麦、坚果、大豆 竟然也会上食物过敏原最常见食物的榜单!

儿童食物过敏跟肠道免疫有关吗?

食物过敏症状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其中 60% 儿童食物过敏累及消化系统,严重者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微量营养素缺乏。

免疫系统不成熟的婴儿或免疫系统受破坏后的孩子容易出现食物过敏。

有研究报告指出,婴幼儿期食物过敏的种类越多,生长不良的发生率越高。2 种以上食物过敏(牛奶、鸡蛋、花生)的儿童中,身高在第 25 百分位以下的发生率为 35%,显著高于仅对一项食物过敏者(16%)。

也就是说食物过敏不及早进行干预,将妥妥的影响孩子长不高。

近几十年研究发现:食物过敏导致的「肠漏」和肠道菌群异常是孩子生长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内生活着 100 万亿种细菌,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这些数万亿的细菌大部分分布在肠道中,因此被称为肠道微生物群,也叫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肠道菌群甚至可以看作是人体内的「另一个器官」。

为什么肠道菌群很重要?

每个人的肠道菌群都是独一无二的。

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状况与儿童期许多疾病相关,比如 湿疹、结肠炎、营养不良、哮喘、乳糜泻、自闭症等。

且早期菌群失调与后期过敏化进展之间关系密切。健康的肠道菌群可防止过敏反应。

肠道菌群对营养、免疫的影响

1、营养吸收

肠道菌群状况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肠道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肠道细菌帮助人体分解肉类和蔬菜中的复杂分子,如果没有肠道细菌的帮助,植物纤维素将无法消化。

同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会影响人的饥饿感和饱腹感,调控着人的食欲。

过敏疾病引发的炎症状态导致营养素吸收差或者肠道通透性增加而造成营养素丢失过多。

2、肠道菌群稳态与多样性与免疫

有学者认为,人体 70% 的免疫源于肠道菌群稳态性。

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不能获得来自母亲产道中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多种多样的共生微生物。

异种蛋白(如配方奶粉)喂养也可导致多种多样性的肠道菌群定值延迟。

还有研究表明,人类如果比较少去户外亲近大自然,会显著降低人类肠道菌群的细菌多样性,导致免疫系统不稳定。

怎样改善肠道菌群的稳态和多样性呢?

1、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的婴儿,会从母亲的子宫颈处获得第一批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让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使得之后对致病微生物的反应更快更有效。

2、母乳喂养

如果可以,母乳喂养至少 6 个月,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形成健康的肠道菌群,比如友好的双歧杆菌会比较多,有助于减少婴儿在未来会出现的某些健康问题。

3、膳食多样化

饮食多样化会促使形成更加多样化的肠道菌群。体内共生的细菌种类越多,它们对健康的益处就越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推荐每天保证摄入 12 个品种以上食材,每周累计要吃超过 25 个不同品种食材。

儿童膳食多样化也不例外。适当吃粗粮、蔬菜、水果和豆类。他们是健康肠道菌群最好的营养来源。

同时,许多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益生元,也可以促进肠道多种有益细菌的生长。

4、不滥用抗生素

长期服用抗生素,会将共生菌和致病菌同时杀掉,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不滥用抗生素,呵护好肠道有益菌。

5、肠道菌群构成与营养素检测

儿童食物过敏引发的炎症状态不仅影响肠道菌群紊乱,还导致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下降或者肠道通透性增加,造成营养素丢失过多。了解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肠道菌群特征,重塑肠道菌群稳态与多样性,进而促进免疫完善预防过敏,是目前精准医学发展的趋势。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