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07
原创

脑卒中康复三个常见的误区,点击文章看您有没有中招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是一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 3/4 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有:偏瘫,两侧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与情感障碍等。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影响家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的医疗支出。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因为大脑存在可塑性,在目前医疗技术尚不能治愈脑卒中的情况下,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重组,激发残存的脑细胞替代损伤的细胞行使功能,使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和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本人及家人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的康复是指采取一切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便使脑卒中患者重返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患者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其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便于他们重返社会。

很多人都认为康复可有可无,但是临床研究显示:及时、科学、足疗程的康复治疗在治疗疾病、功能恢复上,发挥着弥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疾病早期的「黄金期」。

关于脑卒中康复存在的三大误区

1、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有根本上的区别,脑卒中后神经损伤已不可避免,功能障碍已经产生,康复治疗的方法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以运动疗法为代表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方法,也是药物无法替代的重要一环。

2、康复治疗师教的一些训练方法家属就能做,不需要专程花钱搞。

康复治疗本来就需要家庭成员的帮助和监督,延长训练时间及频率,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师在其中承担患者的康复评定、治疗方案制定、治疗及家庭康复方案制定,而且需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时更新治疗方案。因此治疗师必须参与整个康复过程,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治疗方案。

3、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没有效果。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 48 小时后即可开始配合康复治疗,越早进行康复治疗,效果越好。最佳康复期在 3 个月-6 个月,但其实恢复过程没有终点,只是恢复进程逐渐减慢。脑卒中后 1-2 年患者坚持康复仍有进步空间,特别是一些因费用或者其他问题从未进行过康复治疗的患者的「康复潜能」仍然很大。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方法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手段主要包括: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系统、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及训练系统、重复经颅磁刺激、镜像治疗、经颅直流电及冲击波等治疗,可以治疗运动障碍、抑郁、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疼痛等卒中后遗症。

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介入越早,并发症越少,最后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我院疼痛康复科经验丰富,以主动式运动的方式,配合手法和理疗手段,康复器械齐全、涵盖康复内容全面。疼痛康复科的医务人员会从患者力量的适应、耐力训练、柔韧性、平衡和协调等因素出发,设计与患者相匹配的运动训练康复方案,从而将患者的体力及功能尽量康复到原来的水平。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