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7-06
原创

陕北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透视眼」精准定位,助力高龄老人获新生

6 月 30 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骨科团队在北京驻延专家姜宇教授的带领下,为 82 岁高龄骨折患者成功实施了陕北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为他解除了病痛。

陕北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透视眼」精准定位,助力高龄老人获新生
陕北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透视眼」精准定位,助力高龄老人获新生
陕北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透视眼」精准定位,助力高龄老人获新生

患者李老伯(化名)因胸 11、12 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医医院)骨科接受手术。

患者年龄较大且有多种慢性病史,因此手术风险较高。骨科专家团队经过周密的术前讨论,决定术中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为「新助手」,辅助精准定位,为李老伯行胸 11、12 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手术成功完成,李老伯目前已顺利出院。

北京驻延专家姜宇介绍说:

「不同于表面软组织,经皮微创骨科手术无法直视,更像是在坚硬的暗箱内操作。骨科手术机器人突破了传统手术中「手」、「眼」的局限,术前对患处进行三维影像扫描并进行详细规划,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机器人的「透视眼」,将虚拟手术计划转变为现实空间位置,手术路径更加精确,穿刺针的长度、宽度和进入骨骼的角度更加准确,不需要反复透视来确定进钉位置,极大减少了术中辐射次数,保护了患者与医生。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工徒手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大大降低,提高手术安全性,使患者能更快恢复。」

近年来,依托北医三院优势医疗资源,我院医疗水平与服务能力不断攀升,此次骨科采用机器人辅助为 82 岁高龄患者成功开展了椎体成形术,标志着骨科诊疗技术迈入了智能化、精准化时代的一次全新突破,将极大的赋能医院智能精准、微创外科的建设,让智能化的手术技术在我院落地生根,有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让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顶尖、优质、高效的专业诊疗服务,为健康延安的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