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21
原创

减重手术是如何让他们更健康的?

说起肥胖,很多人的认识就是体重大、赘肉多,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早在 1948 年 WHO 就把肥胖症列入疾病分类名单,也就是正式确定为一种疾病。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下面看看两个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胃肠外科减重手术的真人案例,他们是怎么从肥胖走向更健康的自己——

35 岁痛风青年:轻松了,也更自信了

一年前,由于痛风引起膝关节疼痛而「寸步难行」的青年,坐着轮椅入院的画面,医护人员还记忆犹新。

小 Y 先生今年 35 岁,身高 1.7m,体重 105.8 kg,体重指数 36.5(BMI = 体重(kg)/身高 2(m2))。曾尝试减肥,但效果不佳,不良的饮食习惯,痛风累及双侧膝关节,双手指关节,同时伴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发作时屈伸困难。加上疫情期间缺少运动,体重增长 10 kg,肥胖合并痛风关节炎、中度脂肪肝,同时出现了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多种代谢紊乱问题,已经影响这位青年小伙的正常生活。经过朋友推荐,找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胃肠外科剧永乐教授。了解了相关情况,剧教授认为小 Y 肥胖症合并代谢综合征,建议小 Y 接受减重代谢手术。小 Y 在深思熟悉下,决定接受医生的建议,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

减重手术是如何让他们更健康的?
减重手术是如何让他们更健康的?
减重手术是如何让他们更健康的?

术后一年,这位青年的健康状况焕然一新。小 Y 再次回院复查(随访时间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月),体重 68.5 kg,BMI23.7 kg/m2,减轻了 74.6 斤,体脂百分比从 42.3% 下降至 13.9%,腰围 88 cm,减少 28 cm,内脏脂肪等级从 18 降至 3,血尿酸大幅度下降,痛风症状等到缓解,血压正常,没有营养相关并发症。血脂正常,微量元素及生化指标正常。他自己形容说:「现在睡觉不打鼾,感觉身体很轻松,精力体力都比以前好很多,关节也不痛,自己变得自信了。」

减重手术是如何让他们更健康的?

一月减掉 30 斤的小何:也许我可以重返篮球场了

38 岁的小何(化名),身高 178 cm,体重 234 斤,BMI:37.8 kg/m2,腰围 125 cm。这个顺德本地肥胖小伙,如果不是体检指标异常,他也不会考虑入院做减重手术。长期办公室伏案工作,大体重对膝关节的受累,以前篮球场上驰骋的他,现在也很难见到他的身影。3 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体重逐渐增加,曾尝试多种方法后(如节食、运动、吃减肥药等)减肥效果不佳,看着磅秤数字日益升级,一系列并发症也接踵而来,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长期口服降压药及降糖药。睡觉时打鼾日益明显,也曾因为呼吸暂停而突然憋醒,甚至出现在家突然晕倒送至医院急诊抢救治疗的紧急情况。

肥胖症给这位昔日阳光爱笑的男孩带来了无尽打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在减肥的路上寻找希望。

小何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胃肠外科已经成熟开展了减重手术,并成功为许多肥胖患者带来新生,这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家人的鼓励下,小何来到胃肠外科并找到经验丰富的减重团队。经过咨询后,他毅然决定行手术减重。

减重手术是如何让他们更健康的?
减重手术是如何让他们更健康的?

结合小何的实际情况,剧永乐主任建议实施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

入院当天完善各项检验检查,个案管理师岑泳莹完成五围测量、生活质量及相关问卷调查、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完善术前监测、评估及准备,告知围术期各项注意事项。经过剧永乐教授减重团队的详细讲解及严密术前准备,小何对这一次减重手术充满了信心。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小何术后第 1 天就可下床活动,第 5 日即康复出院。一个月后返院复查,体重下降 30 斤,腰围减少 6 cm,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血压控制良好,各项指标相对正常。小何重拾健康新生的机会,并送上锦旗以表谢意。

专家提醒

手术并非一了百了!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王道!

手术只是给予重生的机会,术后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至关重要的。减重代谢手术是对消化道结构的改变,减重团队中外科医生、个案管理师、营养师、营养专科护士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术后规律的随访对患者进行长期营养状况及饮食的评价,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及运动建议,对缺乏的营养素及早干预补充,监测体重变化。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