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14
原创

80 岁老人重获正常心律,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冰与火之歌」

2022 年 5 月 20 日,这个寓意美好的日子,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由科室主任李金轶博士主刀为一位年满 80 岁的老年女性患者实施了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使患者紊乱的心跳转为正常节律的窦性心律。

80 岁老人重获正常心律,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冰与火之歌」
图为李金轶和团队在房颤冷冻手术中

张阿婆(化名)两年前因「反复发作性胸闷、心悸」被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最近因为房颤频繁发作,且发作时有明显头晕和黑朦,便前往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

为了帮助患者彻底根治这一顽疾,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团队经过详细讨论,结合患者为高龄、身体比较瘦小、对疼痛耐受差等临床特点,决定采用房颤消融领域的一项创新微创手术——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术为老人解决房颤的难题。

5 月 20 日,手术团队为张阿婆顺利实施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冷冻球囊消融术」,手术历时 1 小时 20 分钟,术后恢复良好。

80 岁老人重获正常心律,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冰与火之歌」
房颤冷冻消融术示意图

科普小课堂

关于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也称房颤)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我国的房颤患者约 1200 万。房颤极大增加患者的血栓栓塞及脑卒中(中风)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

常规的导管射频消融术为热消融,手术时间约 2-3 小时,且部分患者有疼痛感觉,对于高龄的患者较难耐受。现在冷冻球囊消融术时间大部分为 1 小时左右,能明显减轻高龄患者的疼痛感觉,更好地耐受手术。

李金轶博士建议,房颤的心衰和血栓栓塞等的临床危害巨大,广大患友对于房颤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日摆脱房颤的困扰。

关于冷冻球囊消融术

冷冻球囊消融手术是继普通导管热消融之后发明的治疗房颤的新技术,也属于微创介入治疗,其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消除心律失常,恢复正常窦性心律,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冷冻球囊消融术的优势有:可操作性较强,不需要复杂的三维建模和逐点消融,缩短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并发症减少和安全性提高。该手术更适用于高龄或对疼痛难耐受的老年人以及心衰的患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