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20
原创

高尚超声:胆囊腺肌症一例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52 岁,无明显不适,来本中心进行健康体检。

超声检查

检查所见:

高尚超声:胆囊腺肌症一例
高尚超声:胆囊腺肌症一例
高尚超声:胆囊腺肌症一例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局部囊壁不均匀增厚,较厚处范围约 31 mm×6 mm,内可见多个细小无回声区,部分无回声区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CDFI:部分增厚的囊壁上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

胆囊壁异常声像(考虑胆囊腺肌症,建议复查)。

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 GA)也称胆囊腺肌瘤病、胆囊壁憩室症,是一种以胆囊腺体和平滑肌增生为主的非炎性、 非肿瘤性良性增生病变。近 30 年我国文献报道胆囊腺肌症发病以中青年居多,发病率为 2.0%~8.7%, 男女比为 7∶10。

病因

胆囊腺肌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胆囊结石和慢性炎症、先天性因素、雌激素、胰胆管导管异常等有关。

分型

胆囊腺肌症根据组织形态学可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漫型:

①局限型较为常见,多位于胆囊底部,表现为局部增厚;②节段型多位于胆囊体部或体颈交界处,形成节段性增厚,胆囊囊腔变窄,可形成环形狭窄环,将胆囊颈部和基底部分隔开,呈葫芦状;③弥漫型表现为凹凸不平的胆囊壁弥漫性增厚。

临床表现

胆囊腺肌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无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右上腹隐痛、右肩部放射痛、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类似。

检查方法

胆囊腺肌症临床上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常采用的方法有超声、CT、MRI 等,其中超声操作简便、费用低,为诊断胆囊腺肌症的优选检查。

超声图像表现

①局限型:表现为胆囊底壁部局限性中低回声结节,呈锥形或帽状,其内可见细小囊状无回声(见下图)。

高尚超声:胆囊腺肌症一例

②节段型:局部增厚的囊壁向腔内凸出,形成「三角征」,胆囊腔变窄,呈「葫芦状」胆囊。(见本病例)

③弥漫型: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内壁不平整,出现凹凸面,胆囊腔狭窄,增厚的壁内可见细小囊状无回声区,部分可伴有细小强光点伴「彗星尾」征。

④本病需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相鉴别。

治疗

胆囊腺肌症是否有恶变倾向目前仍有较大争议,多数研究认为胆囊癌的发展与结石、慢性炎症和化生变化有关,而不是与胆囊腺肌症本身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对胆囊腺肌症的手术适应证及如何观察随访尚无统一共识。

对于患胆囊腺肌症而不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密切随访观察,可通过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有无变化。如第一年内两次复查均无明显变化,此后可每年复查一次,如果复查发现病灶增大或形态明显改变,可在临床综合评估后酌情考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炫武, 杨传玉, 蒋敏杰, 等. 胆囊腺肌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J]. 外科理论与实践,2022,27(01):87-90.

2. 张娜.CEUS 检查对胆囊腺肌症患者诊断的价值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6):2628-2629.

3. 吕松勇.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胆囊腺肌症、胆囊癌价值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1):212-213.

4. 杨帆, 王健, 文智.CT 检查对诊断胆囊腺肌症的效能分析 [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25(01):140-143.

5. 孙敏, 张磊, 刘洋, 等.MRI 结合 MRCP 在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河北医药,2018,40(4):539-541.

作者简介

高尚超声:胆囊腺肌症一例

范 丽

超声心电科主治医师。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既往于南部战区总医院超声影像科工作 10 年、广东省中医院超声影像科工作 2 年,主要从事妇科、产科、盆底、浅表小器官、腹部等超声检查,尤其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整体康复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妇科、产科、腹部、浅表超声诊断及超声造影,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乳腺癌筛查、甲状腺癌筛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诊断经验。

高尚超声:胆囊腺肌症一例

李甜甜

超声心电科技师。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 既往于南部战区总医院超声影像科工作 8 年,主要从事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甲状腺、乳腺、胃肠超声造影等超声检查,检查技术娴熟,责任心强,认真负责。

擅长:腹部、浅表组织疾病及胃肠造影方面,尤其是胃动力学异常及胃溃疡、胃肠肿瘤方面具有丰富的超声诊断经验。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