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11
原创

疫情期间突发心脏骤停,多学科(MDT)协作让心脏重新「上岗」

急性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为严重的危重症,死亡率高,且抢救成功率低。

4 月底,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赛在徐州仁慈医院又一次「上演」,我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一位心脏骤停老人。

多学科(MDT)联合救治,上千次胸外按压抢回生命

「有人晕倒了!有人晕倒了!」4 月底,仁慈医院西门外传来一声急切地呼喊,我院急诊预检分诊护士王舟听到喊声后立即赶到现场,迅速判断,67 岁的李师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王舟护士立即为李师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疫情当前情况下,顾不上可能被传染的危险,义无反顾的摘下口罩对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急诊科其他人员随即赶到了抢救现场,火速将患者转运至急诊大厅。运送途中,王舟护士一直跪在转运床上不间断的为李师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疫情期间突发心脏骤停,多学科(MDT)协作让心脏重新「上岗」

急诊科立即启动急救应急程序,郭文峰主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抢救。期间,李师傅反复出现室颤,病情危重,十分凶险。气管插管、打开静脉通道、电除颤……约 10 分钟的紧急抢救后,心电监护显示屏上终于出现了自主心跳波动。

同时,李师傅恢复了自主呼吸,徐徐睁开了眼睛……  「立即通知心内科前来会诊!」郭主任根据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以及家属提供的病史,诊断李师傅为急性心肌梗塞,且随时有再次心脏骤停的可能。

急诊介入手术让心脏重新「上岗」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每过一秒就等于又向「鬼门关」迈进一步。此时,只有迅速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找到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供血,才能挽救李师傅的生命。

此时,正值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手术前患者核酸结果还未出,但为了患者的生命,急诊科「一键」启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我院张瑶俊博士心血管工作室专家早已整装待命,在严密防护的状态下,气管插管、佩戴呼吸机的李师傅立即被送入介入导管室,救治小组立即有条不紊地开展手术。

「高危、紧急,此时患者病情仍不稳定。」综合内科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周其华说,尽快找到「罪犯」血管并及时恢复供血是本次急诊介入手术的首要目的,也是把李师傅从鬼门关拉出来的关键一步。

疫情期间突发心脏骤停,多学科(MDT)协作让心脏重新「上岗」

术中发现李师傅为冠脉三支病变,且急性闭塞合并慢性闭塞,病情复杂。其中,右冠状动脉中段闭塞,并伴有大量血栓,为本次急性心梗的罪犯血管。张瑶俊博士带领张少利、叶凤翔医生立即进行血栓抽吸、球囊扩张等治疗,成功开通闭塞的血管。

此时,与死神的「拉锯战」中,李师傅取得了第二阶段的胜利。

术后,李师傅被转入 ICU(重症医学科) 隔离病房,经过医护 48 小时的全力监护和治疗,李师傅意识恢复清醒,成功脱离呼吸机并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后经多学科会诊,决定为李师傅择期行二次介入治疗。

一波三折,死神竟卷土重来

术后第 5 天,李师傅再次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且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急性心肌梗死卷土重来。与患者家属沟通后,紧急启动急诊介入手术,成功为李师傅植入 2 枚心脏支架。术后李师傅胸闷胸痛缓解,一周后康复出院。

疫情期间突发心脏骤停,多学科(MDT)协作让心脏重新「上岗」

自疫情以来,我院一直坚持防控、救治「两手抓」。李师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我院将持续整合医疗资源,发挥多学科诊疗的优势,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诊疗,进一步提高患者就医体验,造福更多患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