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4-18
原创

全年近 2600 例,乳腺肿瘤早发现,自我检查很重要

2021 年 1-12 月,珠海妇幼诊治乳腺肿瘤患者 2598 例,其中,恶性肿瘤 190 例。

2022 年 1-3 月,诊治乳腺肿瘤患者 621 例,其中的恶性肿瘤就有 15 例。

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新发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病例占第五位;我国女性于 55-60 岁左右达到乳腺癌发病高峰。

作为女生,对乳房的变化总是特别敏感,有时候感觉胸胀、胸部刺痛,尤其是当乳房突然痛了一下,就特别害怕自己得了像乳腺癌那样的大病。

「我不会是增生了吧?」

「会不会得乳腺癌啊?这两年好多人得乳腺癌......」

胸痛、胸胀, 都是女性朋友们常会遇到的情况,那么这些症状,是否代表患上乳腺疾病呢?和乳腺癌有没有关联呢?

2022 年 4 月 15 日至 21 日是第 28 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 」。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珠海妇幼呼吁:

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认真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切实遏制癌症危害!

01 什么是乳腺增生

在乳腺癌高发成为女性发病第一位的背景下,大多数成年女性经历过单位体检、社区两癌筛查。

乳腺增生也几乎成为女性到医院体检的标配项目,这种增生到底是不是疾病呢?

答案是否定的!

增生首先是个发育的概念,儿童期没有乳房,到青春期乳房逐渐发育增大,这是一个生理现象,自然过程。

增生的第二个概念是病理学概念。乳腺发育完善后乳腺细胞或层次的增加,出现异型细胞,影像怀疑肿瘤,手术后病理报告增生,特别是非典型增生,属癌前病变需追踪跟进了。

没有动刀之前的检查所说的增生都不是病理学的增生。大家不用担心!

02 如何面对乳房痛

超过一半的女性都有乳腺疼痛的困扰,疼痛分为周期性乳腺痛和非周期性乳腺痛,以乳腺痛为表现的乳腺癌比较少见,比例为 7~10%。

很多女性在月经前几天乳房会不舒服,但这对生活几乎无影响,可认为是正常状态。

但当疼痛在一个周期(4 周)变化中持续 3 个星期疼痛且严重, 影响到工作和睡眠就应该专科就诊,就要考虑需要药物干预了。

03 乳腺结节的类型

常见的乳房良性结节包括囊肿、纤维腺瘤及相关肿瘤。

发现途径: 体检、彩超+钼靶。

乳腺囊肿

囊肿是由于乳腺腺叶末端导管组织扩张形成的球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

在大多数正常人乳腺均可发现小囊肿。大囊肿在总人群发病率 7~10%。

病因:

有可能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引起的;

由肿瘤、炎症等导致;

机械原因包括梗阻、压迫等;

乳管内肿瘤本身造成的囊性改变,出血渗出等。

囊肿的处理:

B 超引导下穿刺抽液血性的囊液需送细胞学检查 针吸后仍可扪及的囊肿需行进一步活检。

预后:

1/2 的患者在穿刺抽液后会再次出现囊肿(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1/3 的患者为出现多发囊肿。不建议手术切除。

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是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高发年龄是 20~25 岁,其次为 15~20 岁和 25~30 岁。目前仍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纤维腺瘤会增加乳癌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 表面光滑、有弹性、活动度极好的孤立性肿物。在最初的 6-12 月肿瘤会出现倍增,然后 80% 的肿瘤会保持平稳(1~2 cm),5~10% 会缓慢增大(2~3 cm),15% 会逐渐退化。

纤维瘤的治疗: 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方法。

不同患者需灵活对待: 年龄小于 25 岁的患者,检查提示良性可能性大,可行观察,如肿瘤增大再建议手术;年龄大于 40 岁的患者,通过影像学的检查提示 4A 的建议手术:被诊断为乳腺 4A,说明你的乳腺结节存在一定的恶性可能,大概有 3-30% 的机率。

建议进行活检,如果活检的结果为良性注意半年后随访即可。部分患者由医生根据情况来决定。

04 如何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极少数会有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常呈间歇性或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乳房肿块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 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

其他警告信号有乳头流出液体、乳头凹陷、乳房形状和大小改变、皮肤凹陷——「酒窝征」、外表改变——「橘皮征」、腋窝肿块等。

05 为什么要做乳腺癌筛查

早发现早治疗是目前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最有效的策略。乳腺癌越早发现,病人的生存时间越长。早期乳腺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可达 90%,而晚期乳腺癌则不足 40%。

当乳腺癌很小并且没有扩散时,更容易治疗;手术也可选择保留乳房这类创伤小的方式。肿瘤负荷越小,临床分期越早、预期生存时间越长,反之,越短。发现较早期乳腺癌的意义远大于目前任何的治疗方案,因此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仍是控制乳腺癌的基本策略。

常用检查方式: 乳腺超声、钼靶 X 线。

应用影像学检查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筛查,也可早期发现乳腺癌。影像学检查可以在临床出现症状以前,发现临床还不能触及到肿块的乳腺癌。

乳腺超声:

准备妊娠、妊娠中或哺乳中的女性以及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适用于此检查。乳腺超声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实时、动态观察乳腺病灶。

可发现小肿块,并可查看肿块性质、肿块内部的情况,判断良、恶性倾向。在鉴别乳腺病变囊实性、评估致密型乳腺、评估乳腺假体等方面优于 X 线检查。乳房腺体组织较为致密的年轻女性,有效性更强。传统超声检查最大缺点的手工扫查,小探头,人力成本高,漏诊机会多。

钼靶 X 线: 

乳腺钼靶 X 线检查是应用低剂量 X 线来透视乳腺内部结构,诊断准确率高,可显示乳腺内肿块和细小钙化,是首选的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方法。

可显示乳腺各层次组织的结构和紊乱;还能发现临床查体无法触及的早期乳腺癌,可检测出 ≤ 0.1 cm 的微小病灶,并分辨出良、恶性肿瘤。

广泛用于 40 岁以上女性的检查,是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筛查方法。对致密型乳腺癌(<35 岁的年轻患者)、近胸壁肿块的显示不佳。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尚不能作为首选。去年 4 月,我们医院也引进了「断层钼靶」,把乳房按 0.5 MM(毫米)分层显像,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读懂检查 BI-RADS 报告单

「结节」、「囊肿」、「团块」、「低回声」、「无回声」、「钙化」等各种专业名词在乳腺报告上面经常会出现,这些专业或半专业的字眼把患者看得一头雾水,半知半解的患者无所适从,甚至惊慌恐惧。

其实作为一般患者很难理解这些专业的描述,我们只要了解了影像报告最后的分级意义,就能大概知道自己是什么问题了。

BI-RADS 这组字母是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英文缩写,是目前乳腺超声诊断普遍应用的分级评价标准。BI-RADS 分了 0 到 6 级

0 级和 1 级 没问题

2 级 乳腺只有一些小小的问题,定期复查。

3 级 有问题考虑良性,这个级别的恶性率是小于百分之二,可以观察也可手术,听乳腺专科医生的建议,不必过分焦虑,只要定期随访很重要!

4 级 考虑有恶性可能,这个级别又细分为 a、b、c 三个级别,恶性率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九十五,a 的恶性率最小,c 的恶性率最高。建议手术。

5 级 恶性可能大,恶性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及以上,建议尽快处理了。一定要进行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6 级 这个级别的病变是已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06 乳腺常用的自我检查方法

乳腺癌早期发现需要进行自我检查!临床上有很多乳腺癌患者是自我检查发现的。了解乳房的外观和感觉非常重要,一旦发现乳房有异常(肿块或其他任何变化),应立即就医。

专家强调:

自我检查和筛查在早期发现乳腺癌方面功不可没,鼓励每月 1 次乳房自我检查,绝经前妇女选择月经来潮后 7-14 天进行。

发现乳腺癌相关症状尽早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检查。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