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4-02
原创

体检黄金季:容易忽视的体检细节,你 get 了吗?

春季是体检的好时节,春天到,自然界万物萌发,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也开始活跃。

在春天,对身体情况做个全面盘点,是对冬季身体状况的最好结算,也是对全年健康规划的最佳时机。

因此近段时间,有很多人选择来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但是很多人对体检这回事儿,还知之甚少。

要检查什么项目?体检要注意什么?体检结束后怎么办?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您解答——

1 问: 身体没有哪儿有不舒服,还需要体检吗?

答: 身体没有不舒服的症状, 不代表身体健康哟~

实际上,有很多疾病在早期都没有明显症状,日常生活中很难发现。不仅是高血脂血糖增高、高血压等常见问题,就算是一些恶性肿瘤,在早期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待察觉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定期体检的意义就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体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整体了解,根据身体情况制定健康计划,将疾病或危险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

2 问: 那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可以来体检吗?

答: 当您感觉身体极为不适时, 应当尽早就医! ! !

需要提醒的是,健康体检绝不能代替专科的排查。如果在体检中发现问题,应至专科进一步诊疗。

不适症状实际上是在发出「警报」,告诉您目前正处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及时专科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3 问: 体检项目越多越好、越贵越好?

答: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体检项目的选择,应考虑自己的年龄、性别、家族疾病史、职业、生活习惯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结合医生的建议综合选择。

建议大家选择「1+ X"个性化体检方案,即基础体检项目加专项体检项目。专项体检项目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年龄、性别、职业、家族病史等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专项筛查,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

4 问: 一次体检什么问题都能发现?

答: 一次体检,不能查出所有的病因。

并不是所有的症状都和疾病有关,也可能是不良情绪、运动缺乏、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原因所致。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往往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不可轻视。需要先排除有无相关的器质性疾病,如能排除,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导致这些症状的不良生活习惯,并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5 问: 经常看到体检项目里有什么癌胚抗原检查,抽血化验可以筛查所有的癌症?

答: 不是这样的。

目前为止,抽血化验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只能筛查出身体的部分癌症,而并非全部。

值得提醒的是: 即使化验结果偏高,也并不代表一定患上了癌症,常常需要动态观察。例如,甲胎蛋白定量 (AFP) 增高除见于肝癌患者外,妊娠女性、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也可见该值升高。

一般来说,完整的癌症筛查需要综合个人的病史、症状、体征、放射、超声、化验、病理等多种手段进行,而非仅靠某一种检查手段即可完成。

6 问: 我平时吃的味儿比较大,那我体检前应多运动、饮食清淡吗?

答: 不建议刻意改变生活、饮食习惯。

接受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反映身体的真实状况,因而体检前保持平时的生活状态即可,没必要刻意节食并增加运动。

饮食方面,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饮食: 体检的前 3 天可适当清淡饮食。太油腻的食物会引起身体甘油三酯增高,影响肝功能检查。

此外,一些含血的动物内脏,比如猪肝、鸭血等则会引起粪便隐血试验的「假阳性」

饮酒: 体检前 1 周,不要饮酒。否则容易影响肝的转氨酶及血尿酸水平, 影响对检查者肝脏健康状况的准确判断。

7 问: 体检必须要空腹吗?

答: 大多数的采血项目及上腹部彩超,C13 呼气试验等项目需要空腹。

在体检项目确定后,医务人员会告诉您哪些项目需要空腹,哪些不需要,您乖乖听话就行了。

体检的时候,可以先把需要空腹的项目做了,再做其他项目。

8 问: 我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体检前需中断服药吗?

答: 部分特殊药物应暂停服用。如体检前几天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慢性疾病药物: 慢性病患者 (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患者最好不要擅自停用,建议先咨询医生,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

用一小口温水服少量降压药对化验的影响是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

9 问: 留尿化验时,怎么留取都可以?

答: 尿液检查应注意留取方式,以免影响结果。

留取尿标本时选择中段尿,即开头 1 秒左右的尿液排掉不要,留取中间段的尿液,末段的尿液也排掉不要,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

此外,女性最好在月经干净至少 3 天以后 (经净后 1 周左右最佳) 再做尿液检查, 以保障结果的准确性。

10 问: 体检做完就完了吗?

答: 体检结束后,更需要做好检后管理!

体检报告中往往会根据受检者主要慢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结合生活问卷调查发现的不良生活方式,给予受检者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根据建议及时到医院复诊或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才是对自我健康真正负责任。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