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1-19
原创

2 年都没约上 HPV 疫苗?定期筛查才是预防关键

HPV 疫苗的诞生,让宫颈癌成为一种可控可防的妇科疾病,大部分的宫颈癌,都可以通过定期筛查来降低发生率。HPV 疫苗接种+定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疾病的双重保障。

90% 的宫颈癌与 HPV 持续感染有关

90% 以上的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都与 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有关。据统计,80% 以上女性,一生至少会有一次人 HPV 病毒感染。HPV 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性活动传播,早婚早育、多产多孕、多个性伴侣、吸烟等都是触发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宫颈癌的三级预防机制

尽管 HPV 感染的概率较高,但也不用过分担忧。从 HPV 感染到癌症发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在 10 年左右:HPV 感染→高危 HPV 持续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浸润性宫颈癌。

因此,针对以上过程,做好预防,能让宫颈癌可防可控。目前,我国对宫颈癌形成三级预防机制,包括:

1. 接种 HPV 疫苗

接种 HPV 疫苗是是最特异、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它可以从根本上阻断 HPV 传播。但目前普遍存在 HPV 疫苗预约难问题。有数据显示,我国适龄女孩 HPV 疫苗接种率不足 1%,有人抢了 2 年、抢到超龄也抢不到,部分地区连二价疫苗也约不上。

2. 定期筛查宫颈疾病

即使接种了 HPV 疫苗,也需要定期筛查宫颈疾病,因为接种 HPV 疫苗可以降低宫颈癌机率,但并不能完全预防宫颈癌。而还没有抢到 HPV 疫苗的,更要定期筛查,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从而阻断宫颈浸润癌的发生。不然,可能等到终于抢到了,却已经感染了。

宫颈疾病筛查主要包括:

1.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HPV)

包括高危型和低危型 HPV 病毒检测,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及 HPV 感染治疗效果的评估,监测宫颈病变治疗后的复发情况。

2.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

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

当宫颈细胞学检测异常,或高危型 HPV 检测阳性(高危型 HPV16、18 型阳性)时,即使宫颈细胞学检测无异常,都也建议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还需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活检。

根据宫颈活检的病理结果,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治疗有所不同,结合患者的年龄、生育情况、病变范围等,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宫颈电灼、宫颈锥切,阻止宫颈病变进一步发展。

哪些人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是高发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通过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从而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建议所有有过性生活的女性都应当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尤其以下高发人群:

(1)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

(2)早婚早育、多产多孕、多次人流

(3)有宫颈癌家族史、有既往宫颈病变史

(4)长期抽烟酗酒

宫颈癌筛查多久检查一次?

宫颈癌筛查建议每年一次,若连续 2 年 HPV 和 TCT 筛查均为正常,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免疫力低下者建议缩短筛查间隔时间。

3. 早发现早治疗

已确诊宫颈癌的,需通过手术和放疗/化疗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建议和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