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2-20
原创

警惕!冬天千万不要对宝宝做这些事!6 大养娃误区需注意

天一冷,很多宝爸宝妈心中的警铃时不时地就会响起,忐忑不安占据整个身体,生怕自家娃着凉生病。仿佛跟着气温变化增多的不是厚重的衣物,而是带娃上的烦恼。

「哎呀!宝宝怎么穿了这么一点点就出门了!」「你看小手这么凉,一定穿少了!」「洗澡不敢开始,开始了就不敢结束」的日子是真的很难过!在育儿这件事儿上,真·呵护 VS 真·坑娃还得需我们一探究竟。  

今天小贝请来了贝瑞斯美华的儿科副主任医师陈慧玲,来给大家讲一讲那些天再冷也不要做的「6 个小细节」。

01 宝宝被子要盖的够厚?

小心捂热综合征

「睡觉时担心娃着凉,被子东踢一下西踢一下的,总想着把被子盖得厚厚的。」

别闹了!如果盖的太厚,捂得太严实,就有可能发生「捂热综合征」,引起宝宝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以致出现体温过高、缺氧等状况。

因此,家长给宝宝盖被子的时候,最好用松软的被子,盖被子时不要盖过宝宝的脖颈。

如果看到宝宝面色通红、头上有汗,就说明太热太厚了,可以减少盖被。如果宝宝实在老是踢被子,也可以使用睡袋(选纯棉材质、质地柔软的)。

既不用担心宝宝踢被子,还可以适应宝宝的各种睡姿。

02 围巾要绕一圈圈?

小心缠住脖子引发窒息

「天冷了,给宝宝脖子也得包严实了,围巾一圈圈缠着……」

敲黑板:

小宝宝不建议戴围巾!尤其是长围巾!

长围巾很容易被其他物品勾住,比如容易卷入电动车车轮中、夹在车门里等等,然后勒住脖子,引起窒息。

如果是在特别冷、风又大的地区,可以选择短的围脖,或者搭扣式的围巾。

除了围巾,宝宝衣帽上的绳子也存在安全隐患。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婴幼儿及 7 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部和颈部不应有任何绳带。

当拉绳被滑梯勾住时,娃足以被勒住窒息而死。快看看你们家里的衣服,如果有这类危险隐患的,可别给娃穿了!

03 洗澡也需洗得太勤?

伤皮肤、越洗越干燥

「冬天里,娃每周该洗几次澡?需要天天洗吗?」

不需要!

宝宝的皮肤表面会分泌一些油脂,具有保护作用。

洗澡过于频繁,可能会把这层防护屏障洗没了,皮肤水分丢失速度加快,相对容易干燥。

所以,宝宝(尤其是 1 岁以下的)每周洗 1~3 次澡即可。

另外,建议家长也不要频繁给宝宝使用沐浴乳,可能会刺激、损伤宝宝娇嫩的皮肤,尽量选用婴幼儿专用的、温和的。

04 穿衣准则一定要多?

反而更容易生病

「哎哟,怎么穿这么少,宝在外面会着凉的!」

没必要!

宝宝的新陈代谢要比大人快,喜动,穿太多就很容易捂出汗。等冷风一吹,反而容易感冒。

宝宝跟大人穿差不多就可以,或者多穿一件。我们可以通过摸孩子后脖颈的温度来调节。

另外,宝宝的手摸起来有些凉是正常的。

因为宝宝的心脏搏动弱于大人,每次心脏搏动传送到手脚末梢的血液有限。

不必那么在意宝宝的手是否热乎,只要不是太冰凉的就好啦。

05 食物趁热赶紧吃?

小心烫伤口腔、食道

「天冷了,谁都喜欢吃口热乎的,喝碗热汤啥的驱寒、暖胃。」

悠着点!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明确将「温度高于 65℃ 的非常热的饮品」归类为「2A 类致癌物」(可能致癌的物质)。

热衷于喝热饮的地区,人们患食道癌的几率也会高出几倍。

咱不说癌症吧,宝宝的嘴巴、食道更娇嫩,对热的敏感度更高。大人觉得刚刚好的温度,对宝宝可能已经过热了,很容易伤到食道。

比较合适的试温方法是,用家长的手腕来试。以喝奶为例,将少量奶滴到手腕内侧。

感觉是温温的,那就可以给宝宝喝了;如果感觉烫,那继续冷却一会儿再喂。

06 随意滥用取暖产品?

宝宝容易烫伤

「天太冷了,娃能吹电暖风不?」

别瞎搞!

小太阳这类取暖器,让娃近距离对着烤,乍一看是暖和了,但是娃还小,可能觉得热了烫了也无法及时表达出来,时间一久,就会有烫伤的可能。

热水袋和暖宝宝也是,如果长时间接触皮肤使用,也很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寒冷的冬夜里,长时间开着电热毯也很容易让宝宝大量出汗甚至引起脱水,万一孩子尿床,还可能造成短路。

如果是为了暖被窝,可以短暂地开一会儿,睡前就关掉。

Tips:洗澡时用浴霸也得当心,小婴儿视网膜还没有完全发育,浴霸的光线,很容易让宝宝的视网膜受损。可以提前打开,洗澡时就关掉。

这几天气温大幅下降啦,宝妈宝爸们照顾自己的同时,也别忘避开上面说的坑,让宝宝好好度过这个寒冬呀~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