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2-09
原创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咋防治?儿科医生说,先把这两个病分清!

5 岁的小乐发高烧了,咽喉里有疱疹,怀疑是手足口病。去医院仔细检查之后医生告诉小乐妈,小乐得的不是手足口病,而是疱疹性咽峡炎,小乐妈很困惑,都是嘴里长疱疹,这两个病有啥不同呢?

提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傻傻分不清楚。这两个病症的关系确实非常的近,相似指数很高。虽然它们的病症有相似,

但它们是同一类病毒里的不同种病毒所引发的两种不同的疾病哦。到底该如何区别呢?家长们赶紧看过来~

它们的致病因素是什么呢?

1 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儿童经过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到了这个病毒,这个病毒进入儿童的体内,最终引起一些皮肤黏膜的一些改变。这个皮肤黏膜的改变,主要是发生在手、足皮肤上和口腔黏膜上。也有一部分会在臀部或者膝盖等地方出现类似的皮疹。

2 疱疹性咽峡炎:

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肠病毒的一种)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儿童免疫力不足、劳累、饮食不周、睡眠不足、病毒较多、防护不当等原因造成。

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物、污染手、食物、衣服、公共用具等传播,一旦感染这种疾病,患者就应与周围的正常人隔离开,同一个病人会反复患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区别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家长们可以对照一下症状:

1. 相同: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2. 不同:

手足口病好发于秋冬季节,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这两兄弟在临床上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皮疹分布。

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在口腔内有疱疹,而手足口病的皮疹不仅出现在口腔黏膜,还可能在手足、臀部、躯干及全身各个部位出现。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颊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疱疹性咽颊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会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脑炎、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横贯性脊髓炎、心肺功能衰竭等,甚至死亡。从并发症来看,手足口更危险。

那咋预防呢?

1. 幼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通风,保持清洁,饭前便后洗手。

2. 家长应避免与孩子直接接触,尽量不要拥抱和亲吻,打喷嚏、咳嗽时应捂住口鼻,之后彻底洗手。

3. 家庭成员不要共用毛巾,要及时扔垃圾,不要囤积。

4. 平时要多喝水,多锻炼身体,早睡早起,增强体质。

5. 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孩子常见传染病。

最后提醒家长们,但凡孩子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身上发现疱疹、皮疹等,都应速去医院就诊哦!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