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2-10
原创

天气一冷膝盖就隐隐作痛!到底怎么回事?

膝关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膝盖,也着实委屈,平时承受着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却很少被保护和关爱。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作为其中最大、最复杂的屈伸关节,膝关节是重要的「轴承」,在运动时承受着整个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

一旦「轴承」损坏,身体就无法活动,心脏等器官因身体缺乏运动也会受到波及,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01 膝关节退变分为 4 阶

天气一冷,一些人会有这种感觉:膝盖好像「进了风」,酸痛肿胀,有时候还能听见关节「嘎吱」的响声,上下楼梯时更是隐隐作痛。

其实,这些症状表明你的膝关节正在退变 (即退行性病变,又称骨质增生)。研究发现,人类由于直立行走,在 20 多岁时,重力就可能使得膝关节的软骨发生退变。

膝关节退化是不可避免的,它的「一生」要经历以下 4 个阶段:

阶段一:成长之痛

18 岁之前是膝关节的成长期。

这一阶段的疼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骨骼发育带来的生长痛,二是活动量过大引起的关节损伤。

阶段二:过度运动之痛

18~30 岁时,膝关节迎来黄金期。

虽然处于「巅峰状态」的膝关节自我修复能力强,但如果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关节提前损耗,出现剧烈疼痛。

跑步姿势不当、长时间保持膝关节弯曲坐姿、上下楼梯或者走坡路时带来的疼痛;身体及大腿猛然内旋,半月板撕裂带来的痛,都可能是膝关节受伤的表现。

阶段三:脆弱之痛

到 30~45 岁,膝关节软骨产生早期轻度磨损,酸痛的频率增加,膝关节步入脆弱期。

比如软骨磨损,会影响膝关节活动,磨下来的碎屑还可能刺激膝关节周围结构;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也往往更容易受伤。

阶段四:退变之痛

假设每天走 1 万步,45 岁以后膝关节大约要经历 1 亿次以上的机械磨损。

磨损下来的碎屑在膝关节里越积越多,会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退变。

这一时期,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随之下降。中年后膝关节持续退变,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病症。

滑膜炎:这是一种无菌型炎症,中老年人运动过度,或受到冷热刺激,滑膜就容易受到磨损,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

痛风性关节炎:中年人应酬较多,经常吃大鱼大肉。

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含有嘌呤,可转化为尿酸,如不能顺利排出体外,沉积在关节里,就会导致关节肿痛。

骨关节炎:中老年人常出现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等不适。

如果到医院检查发现关节磨损、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狭窄,甚至出现关节畸形,说明膝关节退化到了骨关节炎的阶段,已不可逆转,需引起重视并及时治疗。

02 膝关节也有使用年限

责任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作为人体的承重关节,膝关节承受的不仅是人自身的体重,还有来自于 人体不同姿势及运动形态时产生的额外压强。

走路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 3 倍;

上下阶梯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 4 倍;

跑步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 5.5 倍。

试想一下: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人,每上一节台阶,膝盖就要承受 240 公斤的负重,因而容易受到损伤,同时由于膝关节滑膜分布于肢体较浅部位,遭受感染的几率也较高。所以其实我们的膝关节是有「使用期限」的:

*15 岁之前,膝关节尚处于发育阶段;

*15~30 岁,膝关节达到「完美状态」;

*30~40 岁,髌骨软骨产生早期轻度磨损;

*40~50 岁,膝关节出现不适;

*50 岁之后,髌骨软骨面临着全层磨损。

03 日常该如何保护膝关节

1、少穿高跟鞋

40 岁之后,凡是承重的关节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变化,达到一定质变的情况时,则会表现出一些不适症状,甚至越来越明显。

生活中应尽量不穿或少穿高跟鞋,尤其女性,避免因膝关节压力过重导致退化性膝关节炎。

2、严格控制体重

超重会使膝关节负重增加,加速关节间软骨组织的磨损,引发关节炎。因此,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对关节的保护也异常重要。

3、坚持适当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加膝盖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的磨损。比如:散步、游泳等,都是保护膝关节的极佳运动。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锻炼时要避免深蹲、爬楼梯、登山、久坐以及急转急停的运动,这些动作都不利于保护膝关节,甚至还会加速关节磨损。

04 注意

人体就像一辆高速运行的大车,膝盖是我们的车轮子。

日常行车,大家要爱惜自己的车轮,避免过度损耗车轮,多加保养,这辆车才能跑得更远更久。

最后送大家四个护膝小妙招:

(1) 运动前热身

(2) 运动量适度

(3) 佩戴好护具

(4) 天冷多保暖

最后,祝愿大家人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膝关节,享受幸福生活。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