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1-24
原创

「医」个冷知识: 为什么新生儿没你想象中的那么怕冷?

最近西安气温再次断崖式下跌,又到了裹紧小棉袄的季节。我们经常看到,刚出生的新生儿被宝爸宝妈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再戴个小帽子。如果不仔细看,都找不到脸蛋在哪儿。就算是夏天,有些家庭也一定要给新生儿裹上一层毛茸茸的厚毯子。

但是,事实上,如果新生儿是足月分娩而且很健康的话,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怕冷。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新生儿怕不怕冷这件事——新生儿当然怕冷,当 TA 还在妈妈子宫里时,羊水是很温暖的,出生以后,环境的温度比妈妈肚子里冷多了,TA 又是光溜溜,怎么可能不冷?

这是因为 TA 们一出生就自带产热 buff,这个 buff 叫做棕色脂肪。

什么是棕色脂肪(BAT)?

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也被称为褐色脂肪。顾名思义,这种脂肪的颜色是棕色的。人体内大部分其实是白色脂肪,当你用手捏肚腩时,捏起来的皮下脂肪就是白色脂肪,也就是身体储存的剩余热量。

棕色脂肪不一样,它的功能不是储能,而是通过分解来参与「非颤抖性产热」。虽然棕色脂肪是一种脂肪细胞,但是从功能上看,它更像是一种器官。当机体感觉到寒冷时,棕色脂肪就会被激活,产生热能从而保持核心体温。

早在 16 世纪中叶时,人们就发现冬眠的哺乳动物身上存在棕色脂肪,后来发现像老鼠和猫这些不冬眠的动物体内也有棕色脂肪。直到 20 世纪,人类身上也有棕色脂肪才得到普遍认同。棕色脂肪在应对寒冷、维持体温方面能起重要作用。

在人类身上,新生儿身上的棕色脂肪是最多的,成年人身上也有棕色脂肪,但是非常少。

为什么新生儿身上的棕色脂肪最多?

新生儿身上的棕色脂肪最多,可以说是进化的结果。因为没有棕色脂肪,人类婴儿可能会很难活下来。

在妈妈子宫里时,胎儿不需要自行调节体温,但是一出生,TA 就要处于一个比之前冷很多的环境。

有句话叫做「保暖靠抖」,听上去好像很心酸,但是这还真就是人遇冷时身体的保护机制。

我们成年人一般感觉到冷,首先全身肌肉会紧绷起来,然后冷觉感受器会被激活,把冷的感受传入体温调节中枢,引起骨骼肌不自主的节律性收缩,目的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缓解寒冷。这在医学上称为「颤抖性产热」。

但是新生儿不一样,TA 们身上的骨骼肌是不够的,所以没办法通过「发抖」来产热。除了不能「发抖保暖」之外,新生儿的体表面积(根据体重和身高计算出的人的总表面积)比成人更大,所以会更容易散热。于是,大自然为了让人类新生儿能顺利存活,就给 TA 们的身体安装了一些特殊装备,也就是棕色脂肪。

当新生儿感到寒冷时,身体内的棕色脂肪组织会被激活然后分解,在脂肪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热能,从而保证新生儿的核心体温。

随着新生儿越长越大,棕色脂肪慢慢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 TA 开始有了颤抖性产热,调节体温的机制也越来越成熟。新生儿身上的棕色脂肪在什么位置?在妈妈孕晚期的时候,胎儿身体就开始大量囤积棕色脂肪。这也是为什么早产儿出生后更需要做好「保暖」的一个原因,因为 TA 们体内的棕色脂肪还没囤够就出生了。

那新生儿体内的棕色脂肪一般囤在什么位置呢?

一般来说,新生儿体内棕色脂肪的重量大约占新生儿体重的 5%。也就是说,假如一位新生儿出生体重是 6 斤,TA 体内的棕色脂肪可以占到大约 0.3 斤,150 克,够够的了。人家才不是毫无战斗力的菜鸟玩家。所以说,新生儿身体是有自己的产热功能的,没我们想象中那么怕冷。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