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1-22
原创

乳腺癌如此「胸险」成女性「健康第一杀手」!

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从发病年龄来看,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从 20 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5~50 岁达到高值。《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的一组数据预测:到 2021 年底,中国乳腺癌患者将达到 250 万,已发展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大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发布的 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 226 万例,超过了肺癌的 220 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从发病年龄来看,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从 20 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5~50 岁达到高值。《中国乳腺癌现状报告》的一组数据预测:到 2021 年底,中国乳腺癌患者将达到 250 万,已发展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大杀手。

这意味着,中国的女性,更需要注意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

病史摘要

F 女士,女,30 岁

主诉: 发现左侧乳腺无痛性肿物一周。 

现病史:2021 年 7 月底,自己扪及左侧乳腺肿物,不痛,质硬,不动,左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遂来我中心行 18F-FDG PET/CT 检查。发病以来无明显咳嗽、咳痰,无胸闷、气喘,无畏冷、发热,无四肢酸痛;自觉乏力;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无其他特殊症状。

既往史: 无特殊病史及手术史。

个人史: 无特殊。

辅助检查:无。

18F-FDG PET/CT 检查图像

乳腺癌如此「胸险」成女性「健康第一杀手」!
乳腺癌如此「胸险」成女性「健康第一杀手」!
乳腺癌如此「胸险」成女性「健康第一杀手」!
乳腺癌如此「胸险」成女性「健康第一杀手」!
乳腺癌如此「胸险」成女性「健康第一杀手」!
乳腺癌如此「胸险」成女性「健康第一杀手」!

病例特点

年轻女性,无症状起病。自己扪及左乳无痛性肿物,别无不适。

PET/CT 结果:

1、左侧乳腺外下象限软组织结节影,代谢增高,结合活检结果,符合乳腺癌;2、左侧腋窝内多个稍肿大淋巴结,部分较大淋巴结代谢稍增高,多考虑炎性淋巴结(不完全排外稍高代谢淋巴结为低代谢淋巴结转移灶的可能),请结合临床。病理: 左侧乳腺肿物活检病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科普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常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少数混合着其他类型。起源于导管原位癌,沿皮肤淋巴管播散可导致皮肤增厚及乳头内陷。临床上常无症状,多为影像检查时发现。50 岁以上女性中发病率最高,也是最常见的男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代表预后差。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多不明显,常以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淋巴结肿大、乳房疼痛等局部症状为主,由于表现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忽视。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家族史

有乳腺癌家族史或本身患有乳腺疾病或良性肿瘤者都属于高危人群。

晚婚晚育

未生育或 35 岁以后才生育,40 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初经早,停经晚。(如:初经在 12 岁以前,55 岁以后才停经者)

肥胖

过于肥胖,经常摄取高脂肪或高动物性脂肪、爱吃熟牛肉。

不健康生活方式

长期熬夜、吸烟、酗酒、饮食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不常运动等。

手术史

激素暴露即激素替代治疗,曾在乳部和盆腔做过手术。

职业暴露

过度暴露于放射线或致癌源 (例如:经常施行 X 光透视或放射线治疗。

乳腺癌怎么预防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正常作息,不熬夜。健康饮食,适当控制高热量、高脂肪摄入,减少肥胖发生。限制吸烟、饮酒,谨慎食用保健品。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日常生活中避免生气,中医一般认为乳腺增生是由女性情怀不畅所致。

常规体检不可或缺

乳腺癌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通过调整日常生活方式,重视疾病的筛查工作,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疾病的患病风险。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是因体检或常规筛查发现乳房内的肿物,少部分患者是自检或医生体检摸到乳房肿块发现的。大家在网上看到的热门词汇「乳头凹陷」,「橘皮征」、「酒窝征」等,都是局部晚期的表现。

如有乳腺炎,乳腺结节,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一定要提高警惕,定期做检查。

MRI 增强和 PET/CT 影像检查是最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方法。乳腺癌在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影像检查可以在其生长、扩散或引起问题前尽早发现。

早期乳腺癌如果获得及时治疗,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远期生存效果。除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大部分乳房恶性肿物生长不是非常迅速,但仍建议有可疑早检查、早确诊,不要因抱有侥幸心理延误病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