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1-12
原创

超过一半的患者被误诊 如何应对善于伪装的多发性骨髓瘤?

目前为止,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的疾病,但近十年来多种新药的应用和自体移植的开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及生存已经得到显著的提高,目前主流治疗药物硼替佐米联合治疗使骨髓瘤完全缓解率提高到 70%,因此确诊患者不必「谈癌色变」,经过合理规范治疗,许多患者在确诊后几年,甚至数十年都能充实地正常生活,所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今年四月份左右,周阿姨出现了头晕乏力的症状,一开始,她想着可能近段时间没有休息好,所以并没有在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头晕乏力的症状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周阿姨便来到了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想要查明病情。

在初步了解周阿姨的症状后,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的医生为周阿姨安排了详细的检查,检查显示周阿姨的肾功能数据为:肌酐 1456umol/l 尿素氮 40.16umol/l 尿酸 470.1umol/l,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意味着周阿姨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这让周阿姨犹如晴天霹雳,原以为只是个小小的头晕,没想到竟然这么严重。

在安抚好周阿姨及其家人的情绪后,肾病风湿免疫科的医护人员积极对周阿姨进行血液透析等一系列治疗,通过几周的血液透析治疗,周阿姨肾功能改善不明显,治疗效果不理想,于是肾病风湿免疫科的医生立即与血液肿瘤科的医生进行联合会诊,在对周阿姨完善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最终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继发肾功能衰竭。

让周阿姨头晕乏力的罪魁祸首——多发性骨髓瘤终于被揪了出来,血液肿瘤科的医生对症下药,经过化疗,周阿姨肾功能衰竭及贫血症状持续缓解,在完成六周期规范治疗后,疗效评价 CR(即肿瘤完全消失超过 1 个月)。

9 月 28 日,在周阿姨已经 20 多天没有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复查肾功能显示数据为:肌酐 420umol/l 尿素氮 9.2umol/l 尿酸 357umol/l,说明周阿姨已经可以和透析机说再见了,周阿姨得知这个好消息后,一再感谢四医的医生,感谢医生找出了狡猾的多发性骨髓瘤,不然就真的要一辈子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了。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常见的头晕、乏力,会与血液肿瘤有关系?这个「怪病」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揭开多发性骨髓瘤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异常浆细胞及其产物导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系列靶器官功能异常和临床表现,包括骨痛及骨折、肾功能损害、贫血、高钙血症和容易罹患感染。

目前是血液系统第二大肿瘤,发病率超过急性白血病,仅次于淋巴瘤,且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好发于中老年人。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误诊率极高,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误诊率高达 57.4%-78.8%[1],其中多数误诊在半年以上,并且多次误诊,有的误诊时间达数年之久。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多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典型症状: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患者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苍白,活动后心悸、气促、体力下降等,还容易出现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等。

其中,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不足 20%,也就意味着 80% 左右的患者首诊科室分散到肾内科或者骨科、内分泌等科室,如果接诊医生没有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知识储备,很容易走进「误诊」的大坑。多发性骨髓瘤诊断需要完善骨髓穿刺、血液、尿液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以此来明确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病毒感染、慢性炎症以及抗原刺激等,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超过一半的患者被误诊 如何应对善于伪装的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能治好吗?

目前为止,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的疾病,但近十年来多种新药的应用和自体移植的开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及生存已经得到显著的提高,目前主流治疗药物硼替佐米联合治疗使骨髓瘤完全缓解率提高到 70%,因此确诊患者不必「谈癌色变」,经过合理规范治疗,许多患者在确诊后几年,甚至数十年都能充实地正常生活,所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文献参考:[1]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M].3 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73-380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