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4-12
原创

惊险!两月龄患儿切除动脉上恶性血管瘤

交汇点讯 二月初,南京市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沈卫民主任第一次在病房中见到乔乔的时候,她还只是个刚满月的小婴儿。粉嫩的小脸却在右侧脸颊处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血管瘤,且生长迅速。为明确肿瘤的性质,沈主任立即安排

交汇点讯 二月初,南京市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沈卫民主任第一次在病房中见到乔乔的时候,她还只是个刚满月的小婴儿。粉嫩的小脸却在右侧脸颊处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血管瘤,且生长迅速。为明确肿瘤的性质,沈主任立即安排病理活检。

结果出来了,是恶性血管外皮瘤,且瘤体位于颈外动脉主干上。手术难度非常大。取完活检后,由于肿瘤快速生长,使得小小的切口不断渗血。这时沈主任立即采取措施止血,并组织全院大会诊,希望能够通过放化疗来救治患儿。

惊险!两月龄患儿切除动脉上恶性血管瘤

「肿瘤之所以长得这么快,就是因为它是血管外皮瘤,而且是主要血管的外皮瘤。术中出血量无法控制,孩子可能当场就没了,」沈主任坦言。同时,全院会诊得出,这类肿瘤对化疗和放疗都不敏感。听到这样的结果,全家人都无法接受,「不就是个血管瘤,怎么就要命了?」

于是,家人又拿着乔乔的报告辗转到上海等省外多家医院,得到的答案却是相同的,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由于肿瘤位置太特殊,手术风险极高。

惊险!两月龄患儿切除动脉上恶性血管瘤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血管瘤也在不断扩张,逐渐压迫气管,影响面部神经,甚至出现了溃烂、出血,血色素一度掉到了 60 g/L(正常应在 100 g/L 以上),十分凶险。

患儿经历了不停的出血,不停的止血输血。沈主任召集了崔杰主任医师及整个团队,进行了讨论。并和孩子的家属沟通,把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一一告知。

「不手术孩子就只能等死,手术仍存一线希望。」孩子的妈妈知道这是孩子最后的机会,终于在 3 月初决定给孩子手术治疗。

惊险!两月龄患儿切除动脉上恶性血管瘤

沈主任与崔杰主任医师等其团队成员商讨治疗方案,如何控制切除时的出血量,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沈主任提出,「先介入栓塞,再手术切除。」这种血管介入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但用在两个多月的孩子身上却十分少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瘤体供血动脉非常细小。

因此,如何阻断,需要特殊的导管和特殊的技术才能完成。

3 月 15 日,崔杰主任按照既定方案为乔乔实施血管介入。先从孩子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放入导管,一直向上至颈总动脉,当继续向分支延伸时却卡住了。

「我们用的是最细的 4Fr 造影导管,没想到孩子的分支血管跟穿刺管一般粗细,只有不到 1.0 毫米。」这时崔主任使用了超微导管技术,将超微导管慢慢「飘入」血管,经过一个多小时才到达预期的位置。随后便开始动脉造影,经过多次造影,确定瘤体滋养血管。但意外发生了,可见瘤体周围血管非常多,滋养瘤体的动脉确定困难,而且不止前期看到的一条。

崔主任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对解剖的熟悉,「飘入」数个可吸收明胶海绵栓塞剂,成功封堵了一个主干及十来个分支血管。

三天后,沈主任带领团队进行了血管瘤切除手术。术中,由于瘤体的血管被栓塞,因此在切除瘤体时出血量很少,保证了手术视野和后续操作的清晰。但瘤体的切除仍然极为困难,「这类血管外皮瘤本身就是血管的一部分。手术既要完整切掉肿瘤,又要尽可能保留颈外动脉血管,保证后续的供血,难度可想而知。」

无影灯下,沈主任悬空的手没有丝毫抖动,每一步操作,除了谨慎,只有更加谨慎。终于,瘤体切除完整,周围血管也全部结扎,剩下的就是切除瘤体后遗留一个巨大的空腔。

如何修复?又是一个难题。最后,沈主任选择使用颈侧方的斜方肌皮瓣充填了空腔和缺损的皮肤,顺利完成手术,患儿被送至 SICU 继续监护和治疗。

「手术很成功,」当沈主任走出手术室时,乔乔的家人甚至有点不敢相信。「我们几乎是抱着绝望的心情,没曾想沈主任给了我们重生的希望,感谢沈主任、崔主任,还有烧整科所有医护们,」妈妈说起时眼中满是欣喜。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