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3-24
原创

全球排名前三的结直肠癌,其实可防可治

张医生致力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肛瘘切除术、痔上黏膜环切术、甲状腺切除术、乳腺象限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

张医生致力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肛瘘切除术、痔上黏膜环切术、甲状腺切除术、乳腺象限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胃肠道疾病道外科治疗、外科急腹症的治疗。

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罹患率和癌症致死率排名前三的恶性肿瘤,它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日前,上海和睦家医院成功地为一名 57 岁的升结肠癌患者施行结肠癌根治手术,并获得成功。

该患者因为呕吐和腹痛来上海和睦家医院就诊,CT 发现患者的升结肠的肠壁增厚,引起了肠梗阻并导致呕吐、腹痛的症状。在上海和睦家医院的消化科和外科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先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胃肠减压,并进行肠镜检查,发现有升结肠癌的病灶。

全球排名前三的结直肠癌,其实可防可治

随后对该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排除了肝脏/肺的远处转移后,进行了内科、麻醉、外科、以及营养师的 MDT 诊疗讨论,制定了手术及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了包括营养支持、补充水和电解质、输血准备、肺功能锻炼、血糖和血压的监控等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也充分地与 SOS 团队合作,把手术方案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充分了解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2021 年 1 月 15 日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升结肠癌根治手术。手术后的多模式镇痛帮助患者克服术后的疼痛,手术后第二天就开始恢复活动,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由于患者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已经非常了解,也非常配合术后的各项治疗措施,手术后 7 天即出院回家。

结直肠癌可以表现为大便出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腹腔包块、贫血等症状。但是一般这些症状出现时,说明结直肠癌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了。

虽然以目前的医疗技术发展,经过手术和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手段,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已经大大地改善了。但是如果能做到常规地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就可以发现早期的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如结肠腺瘤),早期进行医学治疗,从而改善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甚至避免结直肠癌的发生。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有

45 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40 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粘液);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等症状)的人群;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克罗恩病的患者;

结直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结直肠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 20 岁的。

筛查建议

符合 1-5 的人群

(1)大肠癌筛查从 45 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 1 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每 10 年 1 次肠镜检查,直到 75 岁;

(2)76~85 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 10 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

(3)85 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

符合 6 的人群

(1)1 位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发病年龄小于 60 岁)、2 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明确高级别腺瘤或癌(任意发病年龄),40 岁开始(或比家族最小发病者发病年龄小 10 岁开始)筛查,每年 1 次 FOBT 检查,每 5 年 1 次肠镜检查;

(2)有一级亲属家族史的高危对象(仅 1 位,且发病年龄高于 60 岁):40 岁开始筛查,每年 1 次 FOBT 检测 ,每十年一次肠镜检查。

符合 7 的人群

对 FAP 和 HNPCC 患者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

(1)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20 岁以后,每 1~2 年进行 1 次肠镜检查 ;

(2)基因突变检测阴性者,按照一般人群进行筛查。

关于筛查方法

(1)FOBT 检测+问卷调查是筛查主要手段,证据充分;

(2)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筛查准确度,价格较为昂贵;

(3)有条件者,可联合粪便和血液方法进行筛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1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 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 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