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7-20
原创

老年乳腺癌的特点和相关影像检测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日渐升高,在城市地区,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列的疾病病种。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乳腺癌在老年人中检出的比例也必将升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影像学检测的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日渐升高,在城市地区,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列的疾病病种。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乳腺癌在老年人中检出的比例也必将升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影像学检测的意义

影像学方法是检测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可以发现没有自我感觉和医生手检不能触及的早期乳腺癌。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是乳腺 X 线摄影(俗称钼靶检查)、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

乳腺 X 线摄影

乳腺 X 线摄影分为诊断性乳腺摄影和筛查性乳腺摄影。

诊断性乳腺 X 线摄影

是为了给具有乳腺疾病临床表现的病例提供更多信息的摄影检查,通常是病人因某种乳腺自我不适而至医院门诊就诊。不仅仅是摄片,还可在 X 线引导下对临床不能触及的病灶进行穿刺定位及活检。

筛查性乳腺 X 线摄影

是对 40 岁及以上年龄的健康人群每隔 1~2 年定期进行的以发现乳腺癌为目的的放射学检查。发现可疑之处,应建议进一步检查或处理。不过,2012 年国际老年肿瘤学会(SIOG)和欧洲乳腺癌专科学会(EUSOMA)联合发布的《老年乳腺癌管理指南》指出对>70 岁的女性做乳腺 X 线筛查尚缺乏有力证据,应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患者意愿以及预期寿命等因素。

老年乳腺癌的特点和相关影像检测

乳腺 X 线摄影可以辨认小至 2 mm 直径范围的恶性钙化,也能观察到乳腺肿块、非对称致密、结构扭曲及其他征象,结合临床,对乳腺癌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是另一乳腺检查的重要手段,无放射线是其优点,可以观测到乳腺肿块,区分是含液还是实体性,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判断病变血流状态,特别适用于致密性乳腺的检查。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是乳腺 X 线摄影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对致密乳腺、放置过假体的乳腺、确定肿瘤侵犯范围、判断术后瘢痕或肿瘤复发、了解肿瘤治疗后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以上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常常需要结合起来运用,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优的检测效果。

老年乳腺癌的表现特点

在影像学表现方面,老年性乳腺癌与中青年乳腺癌比较并无二致。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老年人乳腺癌也有一些特点:

首先,绝经后女性乳腺受性激素的影响减小,但是,乳腺癌发病并未突然减少。

另一方面,老年人乳腺组织退化,使得乳腺内部构成成分发生变化,相对脂肪增多,更有利于乳腺 X 线摄影检出乳腺病灶。同时,也避免了在磁共振成像中过多的乳腺组织强化对乳腺癌病灶遮掩,有利于微小乳腺癌病变的检出。

其次,与中青年乳腺癌不同,老年乳腺癌相对发展较慢。

其三,老年人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退,患乳腺癌的同时,往往合并其他疾病。

但是,不考虑其他伴发疾病,单就乳腺癌所致病因而言,死亡率则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同时,乳腺癌的复发率也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显然,合并症较多也是老年乳腺癌的一个特点,并降低了老年乳腺癌的手术治疗率。

其四,由于受到「乳腺癌必须触及乳房肿块」和「不痛不痒的肿块不碍事」的错误观念的影响,部分老年乳腺癌就诊迟。

部分老人行动不便、经济困难,不愿给子女增添麻烦等原因,也导致就诊较晚。

还有部分老年人对于自己发现的乳房肿块不到正规医疗单位诊断,自行使用活血化瘀的外敷药物或局部按摩治疗,导致肿瘤提早扩散。这些老年乳腺癌初诊时影像学检查就发现病灶较大,侵犯范围宽,腋窝淋巴结肿大,甚至有远处转移。

老年乳腺癌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近年随着对老年乳腺癌的关注,有研究表明对于 75 岁及更大年龄的老年乳腺癌采用 X 线摄影可以更早期得到诊断,更少采用复杂的治疗,存活率也更高,均优于依靠临床医生手诊体检及病人自检发现的乳腺癌。

近年兴起的乳腺 X 线断层融合、对比增强能谱乳腺 X 线摄影技术,以及超声、磁共振成像的一些新技术都会运用于老年乳腺癌的研究。

强调加强对社会的正确的乳腺癌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关爱相对处于弱势的老年女性,在有条件的地区、单位或社区开展乳腺癌的普查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

20~30 岁  女性以超声检查为主,每年一次;

30~60 岁  建议每隔 1 年到 2 年进行一次乳腺 X 线摄影筛查,如筛查过程中遇到问题,可结合超声与乳腺 X 线摄影,甚至可加磁共振检查;

60 岁以后  有条件的建议两年做一次乳腺 X 线摄影。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