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4-29
原创

万没想到!声音嘶哑,竟是爆血管前兆!死亡率超过 90%

71岁的董爷爷,劳动人民出身,平时喜欢抽点烟、喝点小酒,时不时还吼两嗓子唱个歌。虽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但身体还算硬朗。作为一个湖北人,他还跟多数喜清淡的老人家不同,口味重、爱吃辣。

「没事的」

「上了年纪就是这样」

「别大惊小怪」

「起开!我不去医院」

「休息休息就好了」

「家里有药,浪费什么钱?」

……

这些台词 就问你:熟不熟悉?难不难受?是不是同款爸妈?爸妈的「讳疾忌医」,真的让我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像极了小时候不肯念书的我,果然出来混 迟早要还的。不愿看病的他们,让我们分分钟可以气到「吐血」。

但是!有一些爸妈就是例外,觉悟特别高!71 岁的董爷爷就是正面教材,他因为声音嘶哑去看病,结果查出血管的大问题。

这篇文章 绝对是你的「神助攻」。

1 、声音嘶哑 居然有爆血管风险?

71 岁的董爷爷,劳动人民出身,平时喜欢抽点烟、喝点小酒,时不时还吼两嗓子唱个歌。虽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但身体还算硬朗。作为一个湖北人,他还跟多数喜清淡的老人家不同,口味重、爱吃辣。

然而惬意的生活却在半年前的一天打破了,那天早晨董爷爷起床后突然发现自己声音嘶哑,他心想可能是感冒或者吃太辣了,就吃了点喉片,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于是董爷爷就去耳鼻喉科查了一圈,结果啥也没发现,回到家后症状还日益加重,束手无策中他回忆起耳鼻喉科医生的嘱咐:「建议您再到神经内科或心血管科看看」。

于是,董爷爷又来到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辗转心内科和神经内科后,终于发现了一点端倪!神经内科邹文主任给董爷爷做 CT 检查后发现不对劲:「不好,动脉瘤!随时有破裂危险!

董爷爷被紧急转入心血管外科,当时接诊的欧阳春医生当下就建议董爷爷住院手术,然而没有家人陪同下的董爷爷犹豫再三决定先回家跟家人商量,欧阳春医生不放心,担心董爷爷的家人看不懂「病历体」的 CT 报告,特地手写了满满一页纸的「白话版」病历,并再三叮嘱让董爷爷回到家第一时间给家里人看。

万没想到!声音嘶哑,竟是爆血管前兆!死亡率超过 90%

董爷爷回到家后,他的儿子儿媳一看病历意识到大事不妙,立马带着老人回到北大深医心血管外科病房。一见到医生,董爷爷儿子还是不解:「真奇怪,说话不好还跟这血管病联系上了!」

接诊的韩振主任医师解释道:「这个假性动脉瘤直径大约 5 cm,已经 压迫到喉返神经,所以才会有声音嘶哑的症状!假性动脉瘤本身风险巨大,随时都可能会爆,要赶紧治疗。」就这样,家里人为董爷爷迅速办了住院。

2 、啥是假性动脉瘤?

主动脉是啥?有多重要?主动脉是唯一一条从心脏「出发」的大血管。来捋一捋,人体心脏与主动脉的关系,他俩就好比一颗大树的根部和与根部直接相连的大枝干。血液从心脏发出,经过主动脉,「输送」到身体的其他分支血管,要是这条「主干道」受影响,整棵「树」都得玩完。

动脉瘤其实并不是真的在血管上长了「瘤」,而是主动脉的一种病变,一般是因为上了年纪血管老化,再加上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一些老年基础疾病等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溃疡等,在这种情况下,血管会「膨胀」,就好像里面长了「瘤」似的,随时可能撑不住爆掉。

那为啥又叫假性动脉瘤呢?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的区别就在于:是大范围的「整体膨胀」?还是小部位的「突点膨胀」。(下图仅供对比参考,实际上动脉瘤可能「膨胀」得更厉害)

万没想到!声音嘶哑,竟是爆血管前兆!死亡率超过 90%

两种情况其实都很危险,但 假性动脉瘤危险系数更高!因为那是血管已经有破口,破口处只剩一层薄薄的膜覆盖着。而且虽然都有「爆血管」的危险,但压力分摊到整条动脉,和压力都压在一个口,这两者的风险系数自然是不言而喻。

3 、刀尖上行走的手术 风险重重

北大深医心血管外科立即针对董爷爷的病情召开了术前讨论会,董爷爷这个情况,相当于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一来假性动脉瘤随时可能会爆;二来被压迫的喉返神经急需「释压」,否则可能因长期被压迫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手术已是刻不容缓!

然而心血管外科的手术,那可都是刀尖儿上行走的活,谈何容易……在专家们面前,摆的是层层「障碍」:

稍有不慎,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风险;

主动脉在体内咋长的?斜切着来长的。好比,一个长方体,正着摆,你能看到大范围的正面,但斜切着来摆,你只能看到小范围的侧面,对的,医生只能看到这个「小侧面」,其他,都是藏在后面看不见的;

董爷爷的假性动脉瘤刚好在主动脉弓部,而这里刚好有 3 根负责给脑部供血的「分支」血管,若伤及这 3 根小血管,分分钟是缺氧的致命威胁。

万没想到!声音嘶哑,竟是爆血管前兆!死亡率超过 90%

传统的开胸手术:对于 71 岁的还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家来说,创伤太大,术中风险太高,哪怕挺过手术,后期能不能恢复也是未知数。

微创手术,肯定更理想,但你想,开胸尚且能直接肉眼观察,看到的范围也更大,而 微创,基本全凭经验啊!

在衡量了各方风险后,心血管外科决定为董爷爷施行 微创手术

4 、仅 5 mm 伤口 术后 1 天就能下地?

在心血管外科韩振主任的指导下,由任明明主任医师主刀,为董爷爷做了微创 DSA 下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假性动脉瘤腔内栓塞术。

手术全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任明明主任医师在董爷爷大腿根部穿刺了一个仅约 5 mm 长的小口,随后,自带刻度的导丝沿着导管从股动脉,到主动脉,再「探入」病变处——主动脉弓部。

万没想到!声音嘶哑,竟是爆血管前兆!死亡率超过 90%

紧接着,一打入造影剂,在自带刻度的导丝的精准「测量」下,假性动脉瘤在哪?有多大?通通暴露无遗。「探好了路」也「做好了标记」,心中有数的任明明主任医师抽出带有刻度的导丝,随即又将带分支的人工血管沿着导管送入,完美吻合!假性动脉瘤的风险,解除!

手术顺利完成,拔出气管插管后,董爷爷声音嘶哑的症状明显好转。术后 1 天就转回普通病房,也可以下地活动了。临出院前复查了 CTA,检查结果也显示隔绝效果很好。

万没想到!声音嘶哑,竟是爆血管前兆!死亡率超过 90%

原来手术前的白色团块已经消失了,只有体积缩小的浅灰色影了。

任明明主任医师提示:

一般假性动脉瘤是不会有症状的,但一发作基本九死一生。这次董爷爷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压迫到喉返神经才算及时发现。

建议所有 65 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有长年「烟酒史」、饮食喜「咸甜油腻」的人,尤其有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每年 常规体检一定 别漏了血管方面的检查,比如:血管超声、CTA 等。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