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出现一点小伤口
以为没关系
结果伤口越烂越大
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在横店文荣医院血管外科,这样的患者比比皆是。他们中,有的走路一瘸一拐,有的需要借助轮椅行动,有的甚至来院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只能截肢……
而在这些遭遇的背后,都与一种病有关:下肢静脉性溃疡,俗称「老烂腿」。
前阵子,詹爷爷(化名)坐在轮椅上,被家里人推进了横店文荣医院血管外科。掀开盖在老人腿上的毯子后发现,脚踝上方有一部分皮肤已经发生溃烂。
在与医生交流的过程中,詹爷爷回忆道:「刚开始只感觉有点酸胀、发痒,后来小腿皮肤慢慢变黑,有一次不小心抓破了皮,结果伤口不仅没有愈合,反而还越来越大了。」
「这是典型的『老烂腿』,也就是下肢静脉性溃疡,主要特点就是伤口难以治愈,即使治愈也容易复发。」肖仕浩医生解释说,这类患者常有多年的下肢静脉曲张,然后出现小腿皮肤瘙痒、干燥脱屑和色素沉着等体征,最后就因为抓痒或是皮肤破溃合并感染后出现缺损溃疡。
由于该病根本原因在于下肢静脉疾病,所以仅仅只是处理伤口,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在找到病根后,肖仕浩为老人实施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泡沫硬化剂治疗。与此同时,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王妙还为老人的伤口进行清创换药。詹爷爷破溃的皮肤开始逐渐愈合,先前的酸胀感也没再出现。
想必很多人都对下肢静脉曲张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工作忙碌,这种病早期不痛不痒,也不会多在意,直到一步步发展为下肢静脉性溃疡,出现色素沉着、破溃等情况,才开始重视,但已然是追悔莫及。
早前,医院曾接诊过一位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老人,起先只有一个小伤口,由于长时间未规范治疗,不仅破溃范围越来越大,还发展成了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最后不得不截肢。
因此,如果出现以下 5 个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病症进一步发展,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痒:主要表现为下肢局部刺痒;
疼:具体表现为小腿抽筋。;
沉: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腿肚子发沉、发胀的感觉,往往是晨轻暮重;
硬:表现为皮肤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失去弹性变硬;
烂:表现为小腿皮肤发黑,甚至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俗称「老烂腿」。
如果以上症状一一中招,除了有感染风险,还可能发生癌变,必须手术解决病根。
秋冬季因为寒湿侵袭,血脉瘀阻病情加重,会导致溃疡面积增大,渗液增多。
因此,对有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搔抓皮肤,注意下肢保暖,选择合适尺码的鞋子,不要用温度过高的水泡脚,修剪趾甲时应避免损伤皮肤,一旦出现下肢怕冷、麻木、疼痛,小腿瘙痒发黑、破溃时要尽早到医院就诊治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