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08
原创

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全景医学周康荣教授

推举医者榜样,引领尊医舆论

9 月 26 日, 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第六届国之名医盛典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并发布第六届国之名医系列榜单, 来自 26 个省份 161 家医院的 305 位优秀医生上榜, 其中特别致敬 20 人,卓越建树 144 人,优秀风范 117 人,青年新锐 24 人,共分布在 130 个学科 (含亚学科或重大疾病组)。

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全景医学周康荣教授

全景医学首席专家周康荣教授,作为前 20 位特别致敬专家中唯一一位影像专家出席盛会。当天,人民日报社、国家卫健委医政司等领导、两院院士、全国三甲医院院长代表, 全国各学科带头人等共同见证榜单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赵玉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张伯礼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董家鸿院士等出席。

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全景医学周康荣教授

此次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周康荣教授入选国之名医·特别致敬体现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学科建设水平、医生群体的医德医技获得主流媒体和业内的权威认可 (引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中国之名医,用生命守护生命 

年轻时,因有法语基础,周康荣医生被挑选加入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他说,一切以革命需要为重, 无条件服从组织挑选,到达盖尔玛医疗点后,每天从早 8 点到下午 5 点不间断工作,中途没法休息。一年后,周康荣白细胞下降至 3000。周康荣没有提任何要求,一如既往坚持工作。

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全景医学周康荣教授
后排右二:周康荣教授

期间,中国医疗队每周三次去阿尔及利亚最贫穷的农村巡回义诊,医疗点靠近撒哈拉沙漠,空外温度最高时可达 60 度, 但中国医疗队克服困难,为阿尔及利亚老百姓治疗疾病。巡回义诊,成为中国医生的独创。

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全景医学周康荣教授
年轻时的周康荣教授

开拓学科创新,推动医学发展

周康荣教授,1965 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1 年经国家严格审核、筛选成为我国第一批访问学者赴哈佛和 UMMC 深造,归国后,潜心钻研 CT、MRI 技术。1984 年起担任中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2001 年担任首届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所长。并兼任《JCMR》杂志编委、《Liver Cancer》review 、《临床医学》杂志名誉主编、《中华放射学》等十多种杂志编委。

周康荣教授从事影像诊断研究多年,在科研和临床方面, 完成了众多国家、部、市级重大项目, 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腹部尤其小肝癌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成果显著。多年来个人主编专著 10 余部. 其中《腹部 CT》、《胸部颈面部 CT》、《螺旋 CT》、《肝胆系影像学诊断》《体部 MRI》已成为中国高校教材. 科研学者的重要参考书籍。

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全景医学周康荣教授
  • 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453 篇其中有关肝癌影像诊治方面的论文 131 篇
  • 主编 CT、MRI 等专著 20 部
  • 2022 年出版现代体部 MRI 九个分册
  • SCI 收录论文 22 篇, 被引用 381 次
  • 承拍科研项目 20 多项
  • 共获部、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 21 项

解决疑难杂症,拯救患者生命

周教授认为:「真正的医生兼学者, 绝不是照搬书本、人云亦云,而是能够融汇贯通,发挥极致并运用到患者身上。」

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全景医学周康荣教授

他在国际上首创「小和微小肝癌影像学诊断新技术」,使小肝癌的检出率达到 96.7%、微小肝癌的检出率达到 86.4%;首次提出和制定了肝癌综合介入治疗方案,使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 3 年、5 年生存率由 28%、16.2% 提高到 43.5%、21.2%【1】。

带领团队,迈向国际舞台

全景医学科研团队在周康荣教授领衔下,连续 6 年获得上海卫计委科研课题立项;获得上海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立项;团队先后在国内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83 篇。连续 5 年入选目前全球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领域规模大、影响力大的学术年会之一 ——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 (SNMMI),总计 50 余篇核心论文被录取。

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全景医学周康荣教授

周教授对科研的追求、对患者的责任、对教育的关注一直在全景传承和弘扬。

作为专注于疑难病诊断的专业医疗品牌,全景医学一直以「专业立身、学术引领」为发展理念,当下和未来将继续向影像科技极限求索! 结合医荟临床多学科专家及博士团优势,致力为国民提供精准影像检查、深度健检、临床诊断等专属医疗服务, 让精准医疗造福国民健康!传承周康荣教授工匠精神, 用「仁心仁术」诠释医者大爱!

参考文献

【1】 《科学中国人》 2007 年 04 期《周康荣: 以新技术推动医学发展》  (C)1994-202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yww.cnki.net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