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8-11
原创

上海圆和新永门诊部:乳腺癌规范化治疗,专家有话要说

2021 年 7 月 15 日,由圆和医疗主办的第七期圆和国际论坛——乳腺癌专场圆满结束。本次国际论坛共邀请到七位国内知名的乳腺癌领域教授专家,从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激素治疗、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方面

2021 年 7 月 15 日,由圆和医疗主办的第七期圆和国际论坛——乳腺癌专场圆满结束。本次国际论坛共邀请到七位国内知名的乳腺癌领域教授专家,从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激素治疗、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方面探讨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的最新情况与进展。

上海圆和新永门诊部:乳腺癌规范化治疗,专家有话要说

王碧芸,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转移性乳腺癌内科治疗策略与进展

根据目前的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策略,参考 2021 年 CSCO 治疗指南,化疗仍然是晚期乳腺癌治疗的基石。通过回顾文献,王主任分析了蒽环/紫杉后卡培他滨、艾立布林、优替帝联合卡培他滨等药物针对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其副作用。

针对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抗 HER2 治疗有机会改变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结局,但双靶(帕妥珠单抗+T+D)和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联合 AI 一线治疗可能对患者更有利。对于 HER2 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中 H 治疗失败的患者,吡咯替尼+卡培他滨可以作为 1A 推荐。目前各国研究团队正在积极寻找 HER2+晚期后线治疗中的新靶点和药物。

王主任总结:乳腺癌治疗已从分子分型走入精准治疗时代,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正在如火如荼的探索中。

陈佳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疗科主任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热点

目前全乳大分割放疗仍在继续突破中,大分割临床应用逐年增加,患者的治疗完成度更高。目前个体复发风险预测进入多基因模型时代,Rst 评分具有较好的复发风险评估作用。在早期患者中,SLNB+RNI 可实现与 ALND 相当的局控率。

对于免疫微环境对放疗策略的影响,初步研究提示联合多基因模型可精准实现对放疗疗效的预测,进而指导临床放疗决策。个体化放疗决策需多方考量及充分沟通,但已曙光初现。

关于乳房 I 期重建和术后放疗,手术方式不改变术后放疗的适应证,一步法置入假体在今后重建手术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陈主任总结:2020 年以来,乳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方向主要为「短程放疗」和「精准医学对放疗策略的指导「。

陆劲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通过 CTNeoBC 荟萃分析可以发现:新辅助治疗后获得 pCR 的患者预后更好。

通过回顾性分析,可以发现:P+H→FEC+H 新辅助治疗方案可帮助患者获得显著更优的生存获益。

陆主任总结:新辅助治疗已经进入双靶时代。但关于双靶的联合、时间联合、以及时机的选择是否会影响疗效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论坛主席

许青教授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王雅杰教授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主讲专家

陈佳艺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疗科主任 ,参与编著《乳腺癌放疗治疗规范》

陆劲松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著有《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王碧芸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参与编著《乳腺癌内科治疗规范》

讨论嘉宾

李恒宇副教授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甲乳外科主任

施纯玫副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行政副主任

圆和致力于融合不同机制下的优质医疗资源、构建跨国际、跨院派、跨机构,集临床科研、学术交流、医诊、会诊与转诊为一体的医疗网络与专家平台。

圆和国际论坛 肿瘤

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已取得巨大的进展。通过多项肿瘤综合治疗,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值此,圆和医疗于 2021 年定期特邀国内外肿瘤界的专家学者们举办肿瘤系列学术论坛,就不同类型肿瘤进行一系列讲座与交流,期待您的加入!

敬请期待 2021 年圆和国际论坛. 肿瘤系列学术论坛召开。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