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7-18
原创

乙肝患者该如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呢?

目前我国是肝癌大国,且大多数肝癌是由乙肝引起的。那么,乙肝患者该如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小派在第六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大会上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谢青主任,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主任的解答吧!

小派:谢主任,请问乙肝患者该如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呢?

谢主任:

我国肝癌的发病率还有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还是非常靠前的,几乎是占到了全球的一半。在我国,引起肝癌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所以乙肝相关的肝癌在我们国家导致的疾病负担还是比较大的,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都比较大。

那我们怎么做,才能够降低我国乙肝导致肝癌的发生率呢?

经过了很多的长时间的中国学者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证实,我们可以通过现有的治疗手段,可以更加好的降低乙肝导致的肝癌的发生。比如说像核苷类药物治疗,从最早 1997 年拉米夫定上市到现在,核苷类药物经过了不断的更新以后。现在我们指南推荐的一线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或者是艾米替诺福韦。这些核苷的药物可以长期持续的抑制病毒,减轻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肝硬化的发生,最终降低肝癌的发生。

从大量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核苷类药物经过长期治疗以后,肝癌肝癌累计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在长期使用核苷类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这些病人可能还不能完全消除肝癌的发生,尽管它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生,但是肝癌的消除可能通过核苷类还是比较困难。

因为有 HBV DNA 的整合,在 HBV DNA 控制的情况下肝癌仍然发生,所以我们现在目前也是在探索,怎么样可以更加好的降低肝癌的发生,尤其对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癌。

所以除了核苷类药物治疗,最近几年来中国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日本,还有韩国,还有我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研究了目前另一个治疗的策略就是长效干扰素治疗,那么长效干扰素,从它的机制来看,它不仅仅有免疫调节,同时也有抗病毒治疗的作用,特别是对免疫调节的作用。它可以更加好的把这个整合的 DNA 的克隆数降下来,最终能够降低肝癌的发生。

确实,大量的数据也可以看到使用长效干扰素与核苷类治疗的人群相比较,长效干扰素可以更加好的降低肝癌的发生。

那么在基于这两个治疗策略不同的特点情况下,我们如何能更有效的去联合这两种治疗策略,能够获得双重的获益,更好的把表面抗原清除掉,达到临床治愈。因为达到临床治愈以后肝癌的发生率是明显下降,通过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作用,降低肝癌的发生。

所以我们现在目前,包括我们中心的研究,像回顾性的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也证明了,使用长效干扰素,基于这样的一个治疗策略,与单用核苷类药物相比较,它可以是明显降低肝癌的发生,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病人获得临床治愈。

参考文献:

[1]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 年版)

[2]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说明书

[3] 庞立丽, 段招军, 罗迪贤, 陈宏翔, 邓启文, 侯云德. 干扰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皮肤科学通报,2021,38(06):485-491+2.

[4]《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黄重发, 朱清, 付启梅, 卜全慧, 施斌斌.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