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4-01
原创

「老戏骨」廖启智胃癌去世,确诊仅 3 个月!好医友:晚期胃癌如何治疗?

3 月 28 日,曾两夺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知名演员廖启智因胃癌去世,享年 66 岁。继吴孟达后,又一童年回忆离我们而去......据悉,廖启智于去年 12 月确诊胃癌,从发现胃癌到病逝不到 4

3 月 28 日,曾两夺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知名演员廖启智因胃癌去世,享年 66 岁。继吴孟达后,又一童年回忆离我们而去......

据悉,廖启智于去年 12 月确诊胃癌,从发现胃癌到病逝不到 4 个月。为何会这样?知名国际医疗平台好医友进行了解读。

为啥胃癌进展得如此迅速?

胃癌是全球第四大癌症,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患者几乎占了胃癌死亡病例的「半壁江山」。每 5 分钟约有 3 个中国人死于胃癌。

从廖启智的情况推测,之所以病情进展如此迅速,说明发现胃癌时应该已是进展期癌,很可能已发生远处转移。

据统计,在我国,80% 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时就已是中晚期。为什么会这样呢?

胃癌的发生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要经历「五部曲」: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个过程需 10 年以上。

不过,早期胃癌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偶尔一些胃胀、胃痛等,容易与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混淆。到晚期时,一些较典型的症状才会出现,如黑便、贫血、消瘦、腹痛、呕吐、腹部包块、腹胀、食欲减退等。

早期胃癌如果能及时发现,镜下手术 5 年生存率高达 90% 以上;而到了晚期,5 年生存率只有不到 20%,可谓是天壤之别。

尽管近年来全身性疗法进步显著,但晚期患者疗效仍不佳,且一旦出现耐药,通常生存期仅几个月。

无明显症状的早期胃癌,该怎么防?

虽然早期胃癌症状不典型,但早期发现胃癌其实并不难。胃镜是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以胃癌同样高发的日本为例,其胃癌的综合治愈率高达 80%,I 期胃癌甚至达到 98.1%。最大的功臣就在于全民胃癌筛查项目,几乎做到了高危人群应筛尽筛。这使得日本早期胃癌的诊治率达到 70%,而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 10%。等到有症状再去检查,往往悔之晚矣。

哪些人建议做胃镜检查呢?

对于以下胃癌高危人群,建议 1-3 年查 1 次胃镜: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③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病史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高盐饮食、爱吃腌制熏烤食物、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等);

⑥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等。

⑦40 岁以上者。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胃癌大多为腺癌,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近 50%),建议将幽门螺杆菌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晚期胃癌怎么办?

如果到了晚期,胃癌真的无药可治了吗?近年来,免疫疗法和靶向疗法的进步,给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胃癌靶向疗法进展:

曲妥珠单抗让胃癌治疗进入靶向时代。今年 1 月,美国 FDA 批准首个胃癌抗体偶联药 Enhertu(DS-8201),用于治疗已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HER2 阳性胃癌或胃食管连接部(GEJ)腺癌。

早在 2014 年,FDA 批准 VEGFR2 靶向药物雷莫芦单抗,单药或与联合紫杉醇联用,用于治疗经氟尿嘧啶或含铂化疗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胃癌及胃食管连接部腺癌。

不久前,一项临床研究显示:靶向 FGFR2b 的单克隆抗体 Bemarituzumab(FPA144)联合化疗在 FGFRb 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和胃食管连接部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

胃癌免疫疗法进展:

2017 年 9 月,FDA 批准 PD-1 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可瑞达,即「K 药」)用于治疗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且肿瘤表达 PD-L1 的患者。

2020 年 3 月,PD-1 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欧狄沃,即「O 药」,)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两种或以上全身性治疗方案的晚期或复发性胃癌或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

近日,FDA 批准帕博利珠单抗与铂类和氟嘧啶类化疗联用,一线治疗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放/化疗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胃食管连接部癌患者。另外,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氟嘧啶和铂类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胃癌、胃食管连接部癌(GEJ)患者也正接受 FDA 审批。

帕博利珠单抗与仑伐替尼(商品名:乐卫玛)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喜人结果。此外,纳武利尤单抗联合 CTLA-4 抑制剂伊匹木单抗(O+Y)治疗晚期胃癌,也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数据。

针对胃癌,多个国产 PD-1 免疫疗法也正在临床研究中。

好医友提醒:部分胃癌新疗法或新适应症国内尚未获批,患者切勿盲目尝试。此时,不妨通过好医友国际远程会诊,听听国内外权威专家的意见,获取更全面的信息,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给自己吃颗「定心丸」。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封面图来源:RF 123 图库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