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汪星人」「喵星人」等萌宠易烦躁不安,攻击性也随之增强,加上夏季人们衣着清凉,被猫犬等抓伤、咬伤的几率增大,狂犬病发病风险增高。
很多人在不小心被狗咬伤后,特别担心自己患上狂犬病。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东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师张豪医生,来为我们详细科普狂犬病的相关知识。
狂犬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因感染狂犬病病毒出现。狂犬病病毒往往是从破损的粘膜或者皮肤侵入人们的身体,死亡率接近 100%。所以说它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疾病,大家要重视预防的措施。
小时候被狗咬过,现在有可能发病吗?
狂犬病潜伏期从 5 天到数年,一般来说,是两个月到三个月,几乎都是少于一年。
狂犬病早期症状主要是伤口位置经常出现疼痛或者有异常的灼痛感、发热等等。由于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扩散,会发展成能够致命的脊髓炎与进行性脑炎。
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狂躁型:害怕风,恐惧水。一段时间后,患者会因为心肺衰竭而死亡;
二、麻痹型:相对于狂躁型狂犬病而言,麻痹性狂犬病发病没那么剧烈,但病程长。从抓伤或者咬伤位置起,肌肉慢慢麻痹,接着患者开始陷入昏迷状态,最终死亡。
除了猫狗以外,狐狸、黄鼠狼、浣熊、臭鼬、蝙蝠等等这些动物都有可能会携带狂犬病毒。蝙蝠暴露为严重暴露,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如果被乌龟、蜥蜴、蛇这些冷血动物或者是家养的鸡鸭鹅等禽类动物咬伤后,一般不需要接种,但是应该做好伤口的清洗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接触患病猫狗粪尿和血液或者抚摸其身体,都不会构成暴露,不需要采取任何的预防策略。
在常规环境下,狂犬病毒可以快速灭活,至今无动物唾液污染的器物间接传染的证据。
一般来说,狂犬病不会利用空气的途径来传播,即便人们与患病的狗很近的接触,只要没有直接的体液交换,就不会轻易感染狂犬病毒。
动物舌舔。若皮肤完好无损,就不会有传染的可能性。若皮肤有破损则需接种狂犬病疫苗及球蛋白,愈合伤口也需注射狂犬病疫苗。
被狗咬伤后,我们自己在家可以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 15 分钟,进行初步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如果是普通的接触,且没有皮肤损伤,一般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
但如果出现牙印,有轻微擦伤或抓伤(即受伤了但是没有出血),需要处理伤口,并且接种狂犬疫苗。
如果有出血的损伤或者黏膜接触,不仅需要注射狂犬疫苗,还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如果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的损伤,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被动物咬伤后要考虑感染破伤风的风险,根据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