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13 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完成浙江省首例 Ion 支气管镜机器人手术,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为磨玻璃结节、空洞性结节、胸膜下结节等复杂疑难高危肺部小结节的精准诊疗开辟了全新的路径,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为先进和高效的治疗选择。
根据 2022 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肺癌仍是中国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杀手」,而早发现、早治疗是对付肺癌的「重中之重」。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约 19.7%,但早期(I 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高达 77% 至 92%。由此可见,早诊早治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近年来,低剂量螺旋 CT 的普及,就像一双「火眼金睛」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小结节。存在一定的恶性风险的肺结节,成了患者和临床医生共同聚焦的健康命题。
过去,传统的一些检查诊断手段,比如支气管镜、影像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等,都有各自的「短板」,无法抵达肺外周、气胸出血风险相对偏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浙大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坚持不断探索与追求技术创新的前沿,先后引进了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虚拟导航支气管镜、CBCT 技术,以及目前最前沿的「机器人支气管镜」。这些「黑科技」就像一把精密的「钥匙」,可以协助医生轻松解锁肺部的秘密,开创肺部疾病精准诊疗的新篇章。
在众多新技术中,机器人支气管镜是当前支气管镜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尤其对肺外周复杂病变、气道外结节和亚实性结节等「难啃的骨头」特别在行。我院引进的机器人支气管镜采用全新的形状感知导航技术,就像医生的「第三只手」,通过机械臂驱动导管,可以深入抵达肺部,全肺 18 个肺段都能轻松覆盖。医生只需通过操作控制台,就能够精准定位目标病灶,实现高精度操作,同时还能很好地保持导管的稳定性。这项技术不仅诊断率高,还能显著降低气胸等并发症的风险。
66 岁的赵阿姨(化名)是我院首例机器人支气管镜手术的患者。两个月前,她检查发现肺部存在一个结节,并在外院接受了常规支气管镜检查,但未见明显的新生物。医生为其进行了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但近期复查胸部 CT 后,发现结节未见明显变化。
为进一步明确结节的性质,赵阿姨慕名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恩国主任寻求帮助。陈恩国主任手术团队仔细阅片后发现,赵阿姨的结节非常「狡猾」:它是一个直径约 10 mm 的磨玻璃结节,位于支气管外、血管旁,对每一位呼吸科医生而言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病例。在陈恩国主任指导下,由张冀松副主任医师进行了首次机器人支气管镜手术。术中,张医师操控机器人支气管镜的机械臂,沿导航路径精准将导管送至目标靶点,并利用 CBCT 确认位置无误后,进行了透壁冷冻活检。同时对活检标本进行快速现场评估,发现了异型细胞,后续病理证实是腺癌,为治疗提供了关键证据。
未来,随着先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肺结节的早期发现、精准治疗将变得更加高效和可靠。愿每个人都能守护好自己的肺部健康,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以健康之基托起生活的更多可能与美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