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这一俗称「脑中风」的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形势,四川蓝生脑科医院搭建起了卒中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的救治,用「蓝生速度」为生命加速。
26 分钟「蓝生速度」
抢救时间比国际标准更快
脑卒中发作后,每分钟都有高达数百万的脑细胞面临死亡风险。尽早开通堵塞的血管至关重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坏死,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四川蓝生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卒中小组段海宇副主任医师强调,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
衡量卒中救治效率的关键指标是 DNT 时间(Door-to-Needle Time),即从患者入院急诊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国际标准要求此过程需在 1 小时内完成。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最佳溶栓治疗时间窗为发病后的 4.5 小时内。四川蓝生脑科医院卒中绿色通道救治速度,比这更快,为患者争取了更宝贵的救治时间。
案例回顾
一名 58 岁的患者突发头晕、瘫软并晕倒,通过 120 救护车紧急送至四川蓝生脑科医院。急诊科迅速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卒中团队全体成员即刻到位。
11 时 04 分: 患者抵达急诊科,快速接诊并完成初步评估。
11 时 15 分: 完成头颅 CT 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排除溶栓禁忌症。
11 时 30 分: 开始静脉溶栓治疗。
从患者入院到开始溶栓,全程仅耗时 26 分钟,远低于国际标准,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得益于迅速精准的检查与及时有效的治疗,溶栓结束后,患者症状显著减轻,整体恢复状况良好。卒中小组段海宇副主任医师指出:「脑卒中救治是与时间的一场竞赛,错过了『黄金时间窗』,患者的致残风险将陡增。我们卒中团队坚持不懈地追求更快的应急响应速度,优化救治步骤,目标就是更大限度地挽救生命,降低卒中的致残率。」
四川蓝生脑科医院的卒中绿色通道,以其一站式诊疗和多学科联合诊治(MDT)模式,实现了高效救治。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介入科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确保救治流程无缝衔接;在急诊区域,一站式完成检查、评估、溶栓等关键步骤,大幅缩短了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DNT 时间),为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救治窗口;卒中团队成员 7×24 小时在岗制度,确保任何时间接到急救电话都能迅速响应,及时处理急重症情况,进一步提升救治效率。
牢记「中风 120」
快速识别脑卒中
段海宇副主任强调,卒中并非「卒」不及防,早期识别卒中症状,并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损害。
牢记「中风 120」 三步识别脑卒中
1、看
一张脸,不对称,嘴巴歪
2、查
两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
0、聆听语言
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不管在初次发病还是在恢复期,稳定期,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在发病 4.5 小时之内被及时送到有救治卒中患者能力的(综合)卒中中心医院,得到规范的血管开通治疗,多数症状可以明显改善,甚至完全恢复。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赢得时间
赢得大脑
赢得生命
编辑:半夏
审核:神经内科-段海宇、姜雯雯
图片:企划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