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很多人都奔波在路上,舟车劳顿,有个朋友的身体就出问题了,发现腰痛,去外科做了腰部的各种检查没有异常,三四天之后腰上发起了水疱,去皮肤科就诊,才知道是发「带状疱疹」了。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缠腰龙」,当过度劳累、季节交替,气温变化等导致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容易发病,约 50% 的成年人一生中患一次带状疱疹,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发疹前常有一些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典型皮损表现:患处皮肤首先出现潮红斑,随后出现小水疱,簇集性分布,常发生在一侧腰部,因此常被称为「蛇缠腰」,也可以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比如面部,肩膀,臀部等位置,但都以单侧分布为主;
神经痛:为阵发性针刺样、电击样、火烧样疼痛以及皮肤触摸痛,疼痛可以在水疱出现前发生,也可以伴随水疱同时出现,还有可能自始至终不出水疱,只有神经痛。水疱出现前,疼痛常被误诊为其他内脏疾病,比如心脏病、胆囊炎、阑尾炎等等;
后遗神经痛:得过带状疱疹的人,还可能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60 岁的老年人,发生概率约为 65%,≥ 70 岁的可达 75%,且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几个月到几年都有。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当我们在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这个病毒,有得「水痘」,随后残余的病毒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以及颅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潜伏的病毒会被再次激活并复制,通过感觉神经的轴突转移到皮肤,在相应的皮肤区域引起带状疱疹。
皮肤上带状疱疹的疱液和渗出液中,会有大量病毒存在,所以在皮疹结痂之前,应注意尽量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特别是没有打疫苗的孩子,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50 岁以上的成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免疫缺陷人群如 HIV 感染、恶性肿瘤等;因系统疾病接受 JAK 抑制剂治疗;过度劳累人群等。
01 一般措施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02 接种疫苗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措施,可大幅度降低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及后遗神经痛风险。
01 抗病毒治疗
早期(发疹后 72 小时内),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溴夫定等。
02 镇痛治疗
疼痛常贯穿带状疱疹疾病的全过程,建议对不同程度的疼痛选用不同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同时加强神经营养类药物甲钴胺有助于缓解神经炎症与神经痛。
03 局部治疗
应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以及在医院进行红外线、氦氖激光等等的治疗,都有助于促进水疱干涸和结痂,减轻炎症,缓解症状。
通常来说带状疱疹病程一般为两到三周,老年人为三到四周,皮疹愈合后可能会留有暂时性的浅淡红斑,或者色素沉着,一般在数月之内都可以消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