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种植在子宫剖宫产瘢痕处的一种少见异位妊娠 [1-2]。剖宫产瘢痕处的子宫肌层菲薄、瘢痕组织收缩力差,随着孕周的增加,常会出现子宫破裂、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并发症 [3-4]。即使少数成功妊娠至孕晚期者,也多伴有胎盘植入及凶险性前置胎盘等严重并发症 [5-6]。
瘢痕妊娠的确切发病率目前尚不明确,现有数据主要来自于两个单中心的报道,约为 1∶2216~1∶1800[1,7]。既往认为 CSP 是少见,甚至是罕见的,但是近年来 CSP 的发病率已明显升高。
这主要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01 全球剖宫产率居高不下;
02 经阴道超声及 MRI 等影像学技术的进步;
03 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
04 人们认识程度的提高。鉴于瘢痕妊娠的严重后果,对于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应首先排除 CSP 的可能 [5,8]。
瘢痕妊娠根据超声检查时妊娠囊的生长方向分为外生型及内生型。其中外生型孕囊种植在子宫瘢痕上,向宫腔生长,可能生长至活产,但大大增加了胎盘植入风险,增加产时产后大出血的危险。而内生型孕囊种植在有缺陷的剖宫产切口瘢痕深部,向子宫浆膜生长,可能孕早期即出现子宫破裂风险,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无特异性,可以从无症状到子宫破裂及腹腔出血。CSP 中约有 1/3 是无症状的,约 1/3 为无痛性阴道流血,约 1/4 为伴或不伴流血的疼痛。如 CSP 发生破裂则表现为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
瘢痕妊娠的发生高危因素
1、剖宫产、诊刮和人工流产、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切除、子宫内膜炎、宫腔镜手术、子宫动脉栓塞和宫腔放疗。
2、多次剖宫产后,瘢痕面积增大,子宫前壁由于血供不足,纤维增生及创伤修复而出现缺损(6.9%-19.4% 有瘢痕缺损)。
瘢痕妊娠危害
1、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发生大出血、休克可能;
2、子宫破裂危及生命;
3、晚期出现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增加产科并发症。
瘢痕妊娠的诊断
彩超:阴道彩超是诊断瘢痕的最基本检查技术,其诊断敏感性为 86. 4% ; 彩超往往提示宫腔内无妊娠依据,孕囊位于子宫前壁剖宫产瘢痕处;膀胱与孕囊之间的肌壁变薄,孕囊周围的肌壁中断。
核磁:可进一步明确疾病的分型,提示子宫肌层不连续,妊娠囊几乎位于宫腔外;宫腔、宫颈管内空虚,无妊娠组织子宫前壁峡部相当于子宫疤痕处肌层缺失。
我国是 WHO 调查的无指针剖宫产最严重的国家—11.6% 的无指针剖宫产率在全球遥遥领先。因剖宫产导致二次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也大大增加。随着国家二胎甚至三胎政策开发,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二胎、三胎需求。所以呵护子宫、避免其受不必要的伤害迫在眉睫。
本文审核专家:
邹敏
重庆海扶医院妇科主任、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子宫良性疾病微无创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
FUS 国际临床培训基地高级培训师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逾 20 年,先后在北京妇产医院、第三军医科大学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进修。具备海扶聚焦超声消融及宫、腹腔镜、传统手术等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宫颈、外阴疾病丰富经验。擅长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不孕不育。先后赴中国台湾等地进行教学指导与学术交流。为来自西班牙、韩国、新加坡、印度及台湾等 14 个国家和地区超过百位临床医生进行了临床培训。参研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省级课题,在英国妇产科杂志(BJOG)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计划生育学组.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8):568-572
[2]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 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共识 [J].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5):1731-1733
[3] 欧阳振波,钟碧婷,张艺,等.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进展 [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27(8):622-624
[4] 钟碧婷,吴嘉雯,欧阳振波,等.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分型及其与治疗的相关性 [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1):68-70
[5] 欧阳振波,黄志霞,张秋实.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个性化综合治疗 [J].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6,6(3):7-10
[6] 尹倩,欧阳振波,钟碧婷,等. 剖宫产瘢痕妊娠期待治疗至足月分娩 3 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9,9(4):24-28
[7]OuYang ZB,Wu J,Zhong B. 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 Consult Series for cesarean scar pregnancy:each treatment option hasItsIndications[J]. Am J Obstet Gyne col,2020[Epub ahead of print]
[8] 欧阳振波,尹倩,全松,等. 复发性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 [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10):754-75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