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2-13
原创

【高尚病例】库肯勃氏瘤的神秘来源——PET/CT 在胃癌特殊转移中的应用

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病例

病史摘要

患者胃胀 4 月余,胃镜提示:胃角见隆起性病变。

拟明确诊断并病情评估。

PET/CT 影像

【高尚病例】库肯勃氏瘤的神秘来源——PET/CT 在胃癌特殊转移中的应用

图一:胃角壁增厚,FDG 代谢明显增高,SUVmax = 5.8

【高尚病例】库肯勃氏瘤的神秘来源——PET/CT 在胃癌特殊转移中的应用

图二:网膜明显增厚,伴 FDG 代谢增高,SUVmax = 12.5

【高尚病例】库肯勃氏瘤的神秘来源——PET/CT 在胃癌特殊转移中的应用

图三:肝包膜结节状 FDG 代谢增高灶,SUVmax = 6.0

【高尚病例】库肯勃氏瘤的神秘来源——PET/CT 在胃癌特殊转移中的应用

图四:脾包膜结节状 FDG 代谢增高,SUVmax = 6.2

【高尚病例】库肯勃氏瘤的神秘来源——PET/CT 在胃癌特殊转移中的应用

图五:双侧内乳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增大,FDG 代谢增高,SUVmax = 10.3

【高尚病例】库肯勃氏瘤的神秘来源——PET/CT 在胃癌特殊转移中的应用

图六:双侧附件区软组织团块,FDG 代谢不均匀增高,SUVmax = 11.4

PET/CT 报告结论:

1. 胃角部胃壁不均匀增厚伴 FDG 代谢增高,考虑胃癌可能;

2. 纵隔、双侧内乳区、贲门上区、胃小弯侧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伴 FDG 代谢增高,考虑转移;

3. 肝包膜、脾包膜、大小网膜、肠系膜、肠壁外及部分壁层腹膜广泛增厚或结节,FDG 代谢增高,考虑转移;

4. 双侧附件区团块灶,伴 FDG 代谢增高,考虑转移(库肯勃瘤)。

5. 腹盆腔大量积液。

影像特点:

原发病灶为小病灶胃癌;大范围远处转移:上至纵隔,下至卵巢;多组织器官转移:淋巴结、肝、脾、肠系膜、大小网膜、附件。

病理结果:

(胃角)腺癌。

【高尚病例】库肯勃氏瘤的神秘来源——PET/CT 在胃癌特殊转移中的应用

讨论:

一、流行病学

库肯勃瘤好发于绝经前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 40~50 岁,占所有卵巢肿瘤的 1% ~2%。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误诊,且预后差。

该名称来源于其发现者:德国病理学家 Friedrich Ernst Krukenberg,其英文名称为「Krukenberg tumor (KT) 」———印戒细胞癌。

70% 的 KT 来源于胃。因此,KT 主要指胃癌卵巢转移瘤。

二、发病机制

库肯勃瘤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提出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种植转移。2. 淋巴转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转移途径。3. 血行转移。

三、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为快速增长的下腹部包块,多表现为双侧,单侧以右侧多见。库肯勃瘤的其他症状还有腹胀、腹痛、腹水等原发肿瘤表现,还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表现和贫血、消瘦等症状。非特异性全身表现有时还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月经紊乱、多毛症甚至男性化等内分泌表现。

诊断:

1. 影像学诊断通常有 B 超、CT、MRI 和 PET /CT 等检查手段。超声研究发现,库肯勃瘤病灶大都表现为囊实性、囊区 ≤ 3 个、囊区呈类圆形且壁光整、内无乳头和实质回声、边界清晰。在 CT 和 MRI 图像 上,库肯勃瘤大部分表现为双侧卵巢病变,通常为实性或囊实性,具有完整的包膜,且转移瘤大多在 5 cm 以上,小于 20 cm,平均直径 9~10 cm。在 PET /CT 显像上,库肯勃瘤呈明显的 FDG 高摄取,有助于确立原发灶与卵巢肿瘤的关系,在分期和评估疗效上提供依据。

2. CA-125、CA-199、 CEA 等肿瘤标志物可升高。腹水检查可见腺癌细胞。通常认为库肯勃瘤患者的血清 CA-125、CEA 均有升高,但没有原发性卵巢癌的升高幅度大。

3. 病理学诊断库肯勃瘤大多表现为印戒细胞癌或低分化腺癌。WHO 规定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特征:①存在间质受累;②肉瘤样的卵巢间质增殖;③存在印戒细胞产生的粘蛋白。免疫组化法在区分库肯勃瘤和原发性卵巢癌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治疗:

库肯勃瘤患者的症状相对隐匿,其肿瘤细胞分化差、恶性程度高,伴有广泛的盆腔和腹膜内种植转移,发展迅速,预后差。目前尚未有明显有效的治疗手段。

1. 手术治疗对于转移局限且无远处转移的库肯勃瘤患者,如果可以行根治性切除,其生存期能够被延长。

2. 化疗主要有静脉化疗、腹腔热灌注化疗和介入化疗。虽然库肯勃瘤对化疗不敏感,但也有研究报道,肿瘤细胞减灭术加化疗可能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改善患者的预后。介入化疗是指将化疗药物直接灌注于卵巢动脉,从而提高了病变组织的含药浓度,使其逐渐失去养分而加速破坏肿瘤组织,提高治疗效果。文献报道介入化疗可有效减小转移瘤的体积。

3. 其他研究发现,曲妥珠单抗对 HER 2 阳性的库肯勃瘤患者的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虽然放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治疗等均已有报道,但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疗效有待进一步确定。

小结:

PET/CT 的全身显像有助于同时发现胃和卵巢恶性病变,根据卵巢病灶的影像表现,可以确定是否为库肯勃氏瘤,以帮助进行合理的临床治疗决策。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