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3-04
原创

麦粒肿和霰粒肿,你分得清吗?​

「医生,我这是麦粒肿吧?」

「这不是麦粒肿,是霰粒肿。」

「什么是霰粒肿? 会自己消吗?」

这两种病症看似相似,实则有着诸多不同,今天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眼科医生 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麦粒肿和霰粒肿。​

什么是麦粒肿?

麦粒肿,俗称 「针眼」,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它起病急,常常突然就冒出来,让你措手不及。患病时,眼睑会出现红肿、疼痛的小硬结,就像被小虫子叮咬了一样,眨眼、触碰时疼痛会加剧。用手摸一摸,能明显感觉到那个硬疙瘩,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麦粒肿主要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不注意眼部卫生是常见诱因。

哪些行为会引发麦粒肿?

①经常用手揉眼睛,手上的细菌就会趁机进入眼部;

②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若清洁不当,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③过度用眼导致眼睛疲劳,抵抗力下降,同样容易引发麦粒肿。​

什么是霰粒肿?

睑板腺囊肿又称霰粒肿,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它不像麦粒肿那么 「急性子」,发病较为隐匿。初期,你可能只是觉得眼皮有点沉重,并没有明显的疼痛。慢慢地,眼睑上会出现一个或多个无痛性的肿块,边界清晰,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能像绿豆甚至更大。一般来说,霰粒肿不会引起全身症状,只是会影响眼部外观。霰粒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所致。

哪些行为会引发霰粒肿?

长期熬夜、饮食过于油腻、内分泌失调等,都可能导致睑板腺功能异常,进而引发霰粒肿。​

治疗与护理:对症下药,呵护眼睛

如果不幸患上了麦粒肿,早期可以通过热敷来缓解症状。用干净的热毛巾或热敷眼罩,每天热敷 3 - 4 次,每次 15 - 20 分钟,能促进炎症消退。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有助于控制感染。若麦粒肿已经形成脓肿,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切开排脓治疗,千万不要自行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对于霰粒肿,小而无症状的无需治疗,自行吸收;大的可尝试进行热敷,或在囊肿周围或者囊肿内注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促进吸收。若不能自行消退,可选择睑板腺囊肿刮除,术中一定将囊壁摘净,防止复发;继发感染者,先进行抗炎治疗,再手术;对于复发性或老年人的睑板腺囊肿,应进行肿块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排除睑板腺癌。 ​

预防永远大于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①保持眼部清洁,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

②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定时休息;

③注意饮食均衡,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④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麦粒肿和霰粒肿虽然不是严重的眼部疾病,但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了解它们的区别,掌握正确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才能更好地呵护我们的眼睛,让心灵的窗户永远明亮。一旦出现眼部不适,切勿自行诊断或拖延治疗,及时就医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