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戴口罩。」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关爱生命,预防感染,要从手卫生开始。
每年 5 月 5 日是「世界手卫生日」,海南省肿瘤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海艳科普七步洗手法,教您如何正确洗手。
海南省肿瘤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海艳介绍,手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一切的活动都需要「手」当其冲。因此,双手很容易沾染上许多病原体微生物。
2020 年联合国儿基会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超过 350 万的儿童因为腹泻和肺炎无法迎来他们的 5 岁生日,而正确洗手能挽救上百万名儿童的生命。
因此,手卫生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预防院内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手卫生也是新冠肺炎防控中的关键环节。
洗手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许多人在洗手时只是用清水简单快速地进行搓洗,这远远是不够的。
朱海艳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亲脂类病毒如乙肝、丙肝、HIV、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大部分病毒都是包膜病毒,其最外层都有由脂类分子和糖蛋白构成的包膜结构,如果只用水洗手,那么当水包裹住病毒的包膜时,包膜中的脂类所具有的疏水性会让包膜中的脂类分子排列得更紧密,包膜变得更密实,所以包膜中的糖蛋白不但可以保持形状,还会在手部皮肤上嵌得更牢固。
细菌的细胞膜也由脂类分子构成,因此同样无法只靠流动水冲洗去除,需要在去脂的皂液或洗手液作用下达到更好的清洁作用。
那么,不同职业或不同人群,什么情况要洗手?
朱海艳介绍,普通人群要做到在以下情况时洗手:饭前便后,去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且相对封闭公共环境后,去医院就诊或探视病人后,喂养婴儿前、处理婴儿尿垫后,揉眼睛前,打喷嚏擤鼻涕后,接触血液、尿液、粪便后,接触公共用品后如共享单车、电梯按键以及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后;接触钱币后、清扫卫生后,接触宠物后、处理宠物排泄物后,户外劳动、活动、玩耍后等。
医务工作者,则要做好手卫生 5 个重要时刻(二前三后),即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都要完成规范的洗手或手卫生。
朱海艳介绍,如何正确洗手?需记好「七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第一步(内):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大拇指在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五指并拢,指尖在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另据悉,5 月 5 日,海南省肿瘤医院与海南成美医院联合开展了「世界手卫生日」主题活动。
活动当天,医务人员精心准备了洗手操,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正确的洗手方式, 现场还举办了手卫生承诺墙签名以及现场答题、抽奖等活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