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7-31
原创

保守治疗一年多吃尽苦头,腺样体肥大只能切吗?

「腺样体肥大」到底要不要手术?妈妈们纠结的焦点问题!

关于「腺样体肥大」的讨论,一直是妈妈圈里的热门话题

有研究表明,每 10 个孩子中,至少有 3 个患有「腺样体肥大」

到底要不要手术,更让妈妈们纠结得「要命」!

·腺样体肥大只能切除吗?

·能不能不切除,等腺样体自己萎缩?

·手术一定能好吗?不切又会怎样?

两年前,小星 3 岁,因为睡觉打鼾、张嘴呼吸,妈妈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侧位片显示:「腺样体肥大」,A/N 比值 0.68。

当时医生说,A/N 比值在 0.71 以上,并发持续性打鼾或张嘴呼吸、鼻炎反复等症状时,会建议做全麻手术切除。

虽然小星出现了打鼾、张嘴呼吸等情况,但堵塞不算特别严重,害怕全麻手术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妈妈最终与医生商量决定先保守治疗,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要手术。

保守治疗一年多吃尽苦头,腺样体肥大只能切吗?

之后小星开启了漫长的保守治疗之路:每日海盐水清洗鼻子、每日服用抗组胺药物、坚持使用鼻喷激素……

起初在药物的控制下,情况确实有所好转,然而无奈的是,病情始终反反复复,刚好了没几天,鼻子又开始堵,好不容易好了,稍稍不注意又开始流鼻涕。

保守治疗一年多吃尽苦头,腺样体肥大只能切吗?

不仅如此,小星还因为长期睡不好,身高曲线慢慢 从 75% 掉到 50%,体重也比同龄人轻。

保守治疗了近一年后,全家人都陷入了反复担心的焦虑中,直到一天小星突然出现了耳朵疼、哭闹不止的情况。

妈妈再次带小星去耳鼻喉科就诊,检查发现是「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小星左耳有积液,听力测试不过关,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保守治疗一年多吃尽苦头,腺样体肥大只能切吗?

摆在妈妈面前的问题,从腺样体切除手术做还是不做,变成了「手术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腺样体肥大」只有切了吗?

先分清:生理性&病理性

小星最终通过全麻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切除了腺样体。

虽然但是,并非所有的「腺样体肥大」都要手术切除。

腺样体肥大有两种:生理性肥大、病理性肥大。

腺样体是人体免疫器官,在孩子 1 岁左右时开始发育,3-7 岁时进入生长顶峰,这时往往会出现腺样体肥大,也就是 「生理性腺样体肥大」

生理性腺样体肥大,不会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不需要治疗。大部分孩子在 10 岁后腺样体就会自行萎缩消失,成年后更是几乎没有或仅有少许残留腺样体。

保守治疗一年多吃尽苦头,腺样体肥大只能切吗?

可是,当病毒入侵呼吸道时,腺样体也会变得肿大,等病原体被清除后才恢复成原来的大小。

腺样体急性感染期,孩子可能突然高热(体温可达 40℃),继发出现严重鼻塞、口呼吸,甚至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病菌反复侵犯,孩子反复发生炎症,腺样体就会持续增生、肥大,再也回不去了,就变成了「病理性腺样体肥大」,此时就需要特别关注了!

因为病理性腺样体肥大,会引起鼻塞、打鼾、呼吸不畅,还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等。

一旦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到一定程度,还会引起孩子憋气、呼吸暂停、长期缺氧,甚至损伤孩子大脑,影响认知发育。

如果像小星那样,由于「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影响到孩子生长发育,就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治疗

决定手术前

至少要和医生聊 30 分钟

所以,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关键是看有没有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

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生长发育的,即便是 「腺样体肥大」A/N 比值高,也无需手术。

一旦影响到孩子正常发育,包括发生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口呼吸、腺样体面容、睡眠障碍、言语听力障碍、心理健康等,无论腺样体肥大程度是多少,医生都会在综合评估后建议手术。


腺样体肥大手术指征:
引起咽鼓管咽口受阻、分泌性/化脓性中耳炎等耳部症状
引起鼻炎、鼻窦炎、张口呼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鼻部症状
引起反复咳嗽、气管炎等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
影响面骨发育,出现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等「腺样体面容」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营养发育不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夜惊、磨牙等症状

(内容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九版)》)

(注意:手术指征应由专业耳鼻喉科医生判断,家长请勿自行「对号入座」)

而决定手术前,请一定 至少和医生聊 30 分钟

一方面,腺样体肥大引发的其他疾病、生长发育不良可以通过相关检查来发现,但对孩子生活、心理健康的影响只能通过和医生反复沟通来确认。

另一方面,腺样体切除手术虽然是「小手术」,手术也很成熟,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家长在和医生的反复沟通中,与医生建立信任关系,制订更适合的手术方案。

手术治疗三大关键:

麻醉、手术、术后护理

腺样体切除手术多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手术出血量少,疼痛少,而且操作时间短。

但只要是手术就会存在风险,腺样体切除术尤其要注意三点:

01 手术风险

腺样体上有丰富的血供,且鼻腔、口咽部非常脆弱狭窄,任何一个极细微的偏差都可能造成术后出血、鼻黏膜损伤等,对医生操作技术和精细度要求非常高。

02 麻醉风险

腺样体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小儿麻醉需要更精准的麻醉用量、更精细的麻醉操作及精准的麻醉效果,家长尽量选择有专业小儿麻醉团队的医院手术。

03 术后护理风险

全麻下腺样体手术术后会有呼吸、出血、伤口恢复不佳等风险,尤其是 24 小时内,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因此住院治疗非常有必要。

保守治疗如何有效护理

相比起手术而言,腺样体肥大更多的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孩子,那保守治疗要注意什么?

在家要怎么护理,孩子才能少受罪呢?

  • 注意营养,预防感冒
  • 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干燥,缓解鼻塞
  • 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 遵医嘱按时按量进行药物治疗
  • 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
  • 注意:若保守治疗无效,应尽早经口或鼻内镜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第九版)》)

无论何种方式,腺样体肥大治疗的目的,都是缓解消除病症,让孩子的正常生活、生长发育不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们在关注疾病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尽量给孩子提供更舒适、无痛的治疗体验,因为糟糕的手术或护理经历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可能超过疾病本身。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并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医疗技术、外科设备、诊疗方法的广告或意图,不能取代向医生或其他有资格的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咨询。这里包含的信息不可用于医疗、保健中问题的解决或疾病的诊断。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