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5-13
原创

健康科普|初夏过敏防护指南:守护呼吸健康,远离过敏困扰

一、初夏过敏的「信号」:你的身体在报警

繁花盛开,不少人却迎来「痛苦季」:晨起连续打十几个喷嚏,纸巾消耗量激增;喉咙像被羽毛轻挠般发痒,夜间咳嗽难以入眠;眼睛红肿流泪宛如「兔子眼」这些症状正是身体发出的过敏警报。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超过 2 亿人,今年的初夏成为症状集中爆发期。

二、过敏的本质:免疫系统的「过度防卫」

过敏是免疫系统将花粉、尘螨等无害物质误判为「敌人「引发的过度反应。当过敏原首次进入体内,免疫细胞会产生 IgE 抗体;当再次接触时,抗体与过敏原结合,触发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血管扩张、黏液分泌增加,出现鼻塞、瘙痒等症状。

遗传因素(父母过敏史孩子患病风险增 3 倍)、环境暴露(城市花粉浓度较 30 年前提升 40%) 共同造就了「过敏体质」。

三、应急处理三步走:科学应对不慌张

1. 阻断过敏原: 立即佩戴口罩(建议选择 N95 或医用外科口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更换沾染花粉的衣物;

2. 药物控制: 服用二代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

3. 警惕重症信号: 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全身性荨麻疹或血压下降,立即拨打「120」,这可能是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

四、防患于未然:初夏过敏预防攻略·气象预警

关注每日花粉浓度预报(浓度>50 粒/千平方毫米时应减少外出)

1. 物理防护: 出门佩戴口罩、防花粉眼镜,回家后及时沐浴更衣;

2. 环境控制:10:00-17:00 花粉高峰时段关闭门窗,使用 HEPA 滤网净化器。

五、特殊部位防护:别忽视眼部和皮肤

眼部出现持续充血、灼热感应及时使用人工泪液冲洗,切勿揉眼以免引发角膜炎。皮肤若出现大片风团伴发热,可能发展为接触性皮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的药物。

请记住

含激素药膏连续使用勿超 2 周,避免引发皮肤萎缩。

初夏过敏不是「忍忍就好」的小毛病,规范化治疗可有效阻断」过敏进程」,从鼻炎发展到哮喘的概率降低 60%,建立过敏日记记录发作诱因,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让我们在享受和煦日光的同时,守护每一口自由呼吸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医学研究杂志》2023 年第 52 卷第 10 期

2.《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 年第 26 卷第 2 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