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7-16
原创

「保肛」还是「保命」?腔镜微创手术不断创新治疗方式

直肠癌患者视保肛与保命同等重要。传统手术不仅创伤大,还无法避免地对自主神经造成损伤,导致排尿困难甚至是性功能障碍,腹腔镜手术可避免这些伤害,还能尽量保留有效可用的直肠长度,通过吻合能有效重建消化道,完整保住患者肛门的形态和功能。


手术留下的疤痕

是否是治愈疾病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1980 年,德国基尔医院妇科主任库尔特·席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改造了作为检查工具的腹腔镜,让其具有剪切、抓取的功能,大大减小了患者在手术中受到的创伤,也从此改变了外科的面貌。

1991 年,腔镜微创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2021 年,正值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在中国发展 30 周年,由《人间世》团队打造的中国首部微创手术主题纪录片《小孔之光》讲述了腔镜微创手术给医患带来的改变!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名誉院长汪建平教授作为中国腔镜微创手术的先行者之一率领团队参与了其中的拍摄。

正如地球上有很多人迹罕至的神秘之地,我们身体内部也有让人难以想象的隐秘之地。跟随腔镜的光芒,我们通过小孔踏上人体秘境的寻觅之旅,我们将偶遇什么样的景致?又将见证什么样的命运变迁?

人,是大地的主人,却也是肠胃的奴隶。

「保肛」还是「保命」?腔镜微创手术不断创新治疗方式

眼眶里打转的眼泪,捂在腹部的双手,病床上的呻吟。胃肠之苦,因直肠癌而起。2020 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患者 55.5 万。对于超低位的直肠癌患者来说,为了保命,甚至还会面临失去肛门的可能。

医学上,80 岁以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医生建议关闭肛门,开设造口(人工肛门)。温州到广州,一千多公里的奔赴,86 岁的张奶奶只为了一场保肛手术。

像这样的患者,67 岁的汪建平教授并不陌生。他表示,其实「造口」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如果是在肛门排便不好的时候,都建议排到造口上面来。不管是选择保肛还是不保肛,它首先要确保对生命没有影响。

「保肛」还是「保命」?腔镜微创手术不断创新治疗方式

从医逾 40 年的汪建平教授一直坚信: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病人捍卫生命尊严。

一台保肛手术,我们跨越肠道的广袤森林。

汪建平教授强调,直肠癌患者视保肛与保命同等重要。传统手术不仅创伤大,还无法避免地对自主神经造成损伤,导致排尿困难甚至是性功能障碍,腹腔镜手术可避免这些伤害,还能尽量保留有效可用的直肠长度,通过吻合能有效重建消化道,完整保住患者肛门的形态和功能。

随着技术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不需要再做保肛还是保命的选择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从 28.2% 提升到了 79.4%。

「保肛」还是「保命」?腔镜微创手术不断创新治疗方式

正是这样一台台的手术,组成了腔镜微创技术在中国发展的三十年。外科医生们手执腔镜器械,为了将创伤降到最小,迎接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而身体里的每一次震动,小到植入一根管子、大到修整一个器官,也影响着个体命运的沧海桑田。

腔镜手术三十年的发展,从要不要做,到怎么做,再到做什么。也从良性疾病治疗,到恶性肿瘤治疗,到做得更加精准。期间凝聚着一代代医者不断挑战自己的奋斗和奉献,也始终彰显着医者仁心仁术惠及患者的不变初心。

小孔之下,勇气之外,也是中国医者始终践行希波克拉底的格言的写照:首先是不可伤害,然后才是治疗。而这,也始终是腔镜技术的初衷。

「保肛」还是「保命」?腔镜微创手术不断创新治疗方式

汪建平

主任医师

胃肠肛门外科

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