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5-22
原创

两次怀孕,都止步 9 周,是「诅咒」,还是「怪病」?

小俪和丈夫婚后多年的时光都是在希望与失落中流转——两次妊娠都在第九周戛然而止

第一次他们说服自己年轻尚有机会,可当第二次胎停发生时,夫妻俩无法再淡定了。

他们进行了胚胎染色体检查和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结果都没问题。

就诊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五科,完善一系列检查后,导致小俪流产的真正「元凶」终于被找到了——她患的是一种全家人闻所未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磷脂综合征

之后,小俪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备孕就开始使用药物治疗,终于再次自然受孕,孕期严密监测,最终顺利分娩。

本期嘉宾

两次怀孕,都止步 9 周,是「诅咒」,还是「怪病」?
产五科(妊娠期免疫性疾病)李志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特点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妊娠期可能 因激素波动 诱发或加重病情。

例如:约 30% 的狼疮患者孕期出现疾病活动,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孕期症状可能暂时缓解,但产后易复发。

此外,部分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 SSA/Ro 抗体等)可经胎盘攻击胎儿,导致新生儿狼疮或心脏传导阻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妊娠的双重挑战

疾病发生或活动会增加孕妇子痫前期、胎盘功能不全、血栓及器官损伤风险;胎儿则 面临流产、早产、生长受限 等威胁。

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小俪,患有抗磷脂综合征,胎盘血管血栓形成风险高,可能导致复发性流产。

此外,母体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严格评估药物安全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治新策略

孕前精准评估:

建议病情稳定 6 个月再妊娠,筛查抗磷脂抗体、抗 SSA/Ro 等关键抗体,调整药物方案(如停用甲氨蝶呤,换用羟氯喹)。 

孕期多学科管理:

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生物制剂(如培塞利珠单抗)控制炎症且不透过胎盘。新型胎儿心脏监测技术可早期发现传导阻滞。

两次怀孕,都止步 9 周,是「诅咒」,还是「怪病」?

个体化分娩时机:

多数患者可足月分娩,但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或胎儿窘迫者需提前终止妊娠。 

产后防控重点:

狼疮患者产后 3 个月复发风险高,需加强免疫抑制治疗;母乳喂养需根据药物种类调整(如环孢素、羟氯喹相对安全)。

随着诊疗技术进步,多数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通过早筛查、严监测和跨学科协作等规范管理获得良好结局。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