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
医生,我今天 37 周了,第一胎是剖的这胎也想剖,和家里人也都商量过了,今天就想来医院做完检查就办住院。
小王:
医生,我可算熬到 37 周了,终于足月了,不等了,我要打催产针,我要卸货……
对于孕妈妈们来说,都希望肚子里的宝宝待到足月再出来,并且孕妈妈普遍认为 37 周就达到足月标准了,而 37 周还是 40 周以后生都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能提前卸货再好不过了。
这一观念,今天医生有话要说!
早产是指妊娠达到 28 周但不足 37 周分娩者,此时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但并不意味着宝宝满 37 周出生后就是最好的。
提到这个问题,多数孕妈给出的答案是:只要孩子不早产,能挺到 37 周再生就算胜利。
但实际呢,大量出生在 37 周的新生儿刚出生时看起来各方面都很健康,但是出生后几小时内就会出现低血糖,呼吸困难,需要药物应用或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有研究表明,37 周出生的新生儿比 39 周后出生的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喂养和体温控制上的风险,而且更容易患感染和带有一定的学习障碍。
宝宝的肺、肝和脑部在怀孕 37 周到 39 周之间经历了一个关键的生长期,而宝宝在子宫中多待两周可以让宝宝的大脑、肺部和肝脏发育得更加成熟,同时,在体重、吸吮和吞咽能力上,39 周以后出生的新生儿表现得也更好。
我国普遍沿用着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将 37 周以后的新生儿定义为足月儿。但是作为准妈妈却并不能忽略这 2 周可能给宝宝带来的影响,不少宝妈会以各种各样为孩子好的目的,找「大师」选择一个良辰吉日,进行所谓的择时剖腹产。
暂不说选择所谓的「良辰吉日」出生对宝宝一生有多大的影响,仅是刚足月 37 周就选择剖腹产,对宝宝而言就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医生建议:
除非是由于一些医学上的原因,否则并不建议孕妈妈们通过任何手段在宝宝 37 周就选择剖腹产和催生等。
早产的定义:
满 28 周但不足 37 周分娩的。而对于 37 周以后不足 39 周的,虽然相对来说存在一定健康风险,但如果宝宝非要这个时候出来,就只能顺其自然,孕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
对于自然分娩来说时间很难控制,而早产的原因比较复杂,经医学证实会增加胎儿早产风险的有:
1. 母体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慢性内科疾病,宫内感染,吸烟、吸毒,子宫畸形,宫颈机能不全,有早产史,年龄<17 岁或>35 岁。
2. 胎儿因素
多胎妊娠。
3. 妊娠因素
胎盘功能异常或下降,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过多。
阴道分泌物(水样、粘液)明显增多或带有血迹;下腹部压力增加,有下坠感,能够感觉到宝宝下降,频繁有规律宫缩;腹部出现疼痛;羊水破裂。
对于宝宝出生的时间,无论是医生还是孕妈,都无法控制,除非是一些特殊情况需要采取干预,否则顺其自然为好。而如果已经有计划采取剖腹产分娩的孕妈,为了宝宝出生时更好的身体状况,最好选择在 39 周及其后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