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9-02
原创

当高龄遇上罕见 10 厘米大主动脉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不开胸为八旬老人「拆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邓宏平教授采用主动脉瘤微创介入技术,破解高龄老人手术禁忌难题。

80 岁高龄老人体内藏巨大主动脉瘤,打个喷嚏或上厕所一用力,就有可能破裂出血死亡。然而老人合并多重疾病,无法耐受开胸手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携手迎难而上,精准麻醉下采用微创介入技术,在人体最大血管「三开窗」,破解高龄老人主动脉疾病手术禁忌难题。

高龄老人体内藏「炸弹」

今年已经 80 岁高龄的李爷爷,最近一次体检中发现胸主动脉瘤合并腹主动脉瘤,且胸主动脉瘤巨大,直径达 10 厘米,同时主动脉及分支多发硬化、严重钙化伴附壁血栓形成。这无异于体内埋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有可能打个喷嚏、上厕所一用力,就引起主动脉瘤局部薄弱处发生破裂出血,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尽快手术「拆弹」。

由于李爷爷的主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常规治疗方式需要手术开胸进行人工血管置换,这种方式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及深低温停循环。

然而,李爷爷合并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脑梗塞、肺气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多重疾病。如果实施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手术创伤大,耗时 5 到 7 个小时,围术期器官衰竭等风险极高,术后清醒和脱离呼吸机时间较长,术后心、肝、肺、肾、脑等各种并发症多,其身体恐怕难以耐受。

微创介入技术解难题

该院血管外科邓宏平教授接诊后,决定迎难而上,采用主动脉瘤微创介入技术,破解高龄老人手术禁忌难题。

经过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病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 MDT 团队,综合会诊充分评估病情,优化各器官功能状态并拟定围术期治疗措施及应急预案后,最终制定了「胸主动脉支架植入+主动脉弓部三分支血管开窗重建」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案。

8 月 27 日,李爷爷被推进手术室。该院东院区麻醉科孟庆涛教授团队精准麻醉,最大程度地保护器官功能,邓宏平教授团队根据术前测量结果精准进行体外开窗,同时应用电灼器于主动脉支架行三开窗,将分支支架内嵌式缝合于主动脉覆膜支架开窗处。

当高龄遇上罕见 10 厘米大主动脉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不开胸为八旬老人「拆弹」

手术不仅成功完全隔离了主动脉弓部瘤体,恢复正常血流方向,从而避免对主动脉瘤的冲击,而且还完整保留主动脉弓部的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头臂干动脉三个重要分支血管,从而避免分支支架与主支架之间的内漏发生。

当高龄遇上罕见 10 厘米大主动脉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不开胸为八旬老人「拆弹」
术中主动脉造影提示:主动脉严重硬化,主动脉弓部可见巨大动脉瘤,直径大小约 10 厘米
当高龄遇上罕见 10 厘米大主动脉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不开胸为八旬老人「拆弹」
支架完毕再次造影,见主动脉支架位置准确,主动脉弓部瘤体完全隔绝,头臂干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显影正常

一旦发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邓宏平教授介绍,主动脉是人体最重要的一根血管,它就像一条输油主管道,将血液运送到各个主要脏器,为全身供应能源。它与心脏连接,形状像个大大的「拐杖」,经由胸部、腹部,终止于双髂动脉。

主动脉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因为动脉中层结构破坏,弹性纤维断裂,管壁薄弱,动脉壁不能承受血流冲击压力而形成的局部或者广泛性永久性扩张或膨出。年龄是该病的第一位危险因素,病因还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肥胖和吸烟等。据不完全统计,65 岁以上主动脉瘤的发病率高达 7% 至 9%。

邓宏平教授提醒,主动脉瘤往往发病隐匿,临床上约 1/3 的主动脉瘤患者,是因为其他疾病就诊而无意中发现的,多数病人感觉不到任何症状,仅有少部分能摸到随心跳节律搏动的包块。然而主动脉瘤发生后可逐渐增大,压迫邻近器官或向体表膨出,甚至破裂出血,导致死亡。因此,一旦发现主动脉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就医治疗。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