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何贵新教授带领团队分别于 3 月 1 日、3 月 3 日再次成功独立完成两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手术!
何贵新团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自 2018 年开始在广西中医系统率先开展了非瓣膜性房颤的射频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是华南地区率先开展该医疗技术且拥有独立开展「一站式」手术能力的高水平心血管内科团队之一。
心血管内科二区长期以来积极致力于推动心血管疾病的 MDT 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此次两台「一站式」手术均为心血管内科二区何贵新教授主刀,由麻醉科银世杰主任医师团队、超声科刘雪玲主任医师团队、介入导管室王雪娟副主任护师团队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密切配合下共同完成。
完成患者的麻醉后,先行射频消融术,在 CARTO 3 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转复为窦性心律。随后行左心耳封堵术,两台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身体康复良好。
何贵新教授指出,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等外,还可以引起脑卒中及其它血栓栓塞事件,可使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 2 倍。
其中房颤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目前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房颤引发的血栓栓塞事件主要源于左心耳内形成的血栓脱落。
传统房颤治疗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但其具有出血风险及肾功能不全等,且该治疗模式对于老年患者副作用明显。
中国左心耳封堵 (LAAC) 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提出,对于具有高卒中风险(CHA2DS2-VASc:男性 ≥ 2 分,女性 ≥ 3 分),不能耐受或不依从长期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如果存在症状,同时具备导管消融和 LAAC 适应证,可以实行「导管消融+LAAC」一站式联合术。
目前研究表明约 90% 以上的左心房血栓位于左心耳,因此通过行左心耳封堵术将左心耳隔绝于系统循环之外,能从源头上预防绝大多数的血栓形成和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事件。
「一站式手术」具有避免患者接受多次手术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规避多次手术的治疗风险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近年来,何贵新教授带领科室团队出色地开展了心血管疾病的诊疗、科研、教学工作,开创了多项新项目、新技术,填补了医院技术空白,很好地推动了医院心血管学科的发展。
且团队始终注重加强中西医并用,紧跟学科学术发展前沿。心血管内科二区开展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新技术,较好地改善了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近远期预后,填补医院技术空白,极大地提升了我院心血管学科在国内同行的学术影响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