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柔性援疆医疗队员来到祖国大美新疆开展援疆任务,我深感荣幸,此次经历使我深深喜欢上了这里,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边疆各族群众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短短的 3 个月时间远远不够,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2022 年,来自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黄运强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参加到新一批广东省柔性援疆医疗队中,赴喀什开展为期 3 个月的援疆任务。
初到科室,为了明确自己的下一步工作方向,黄运强流星赶月,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与医护人员交流等方式对科室展开了全面的调研,大体掌握了神经内科的整体发展情况,并整理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前期调研所确定的帮扶计划,他与神经内科严伟主任商议,在科室内挑选业务能力强、好学上进的青年组成帮带小组。」时间短,任务重,为了更好地达到帮带效果,我便以帮带小组的方式,以点带面开展起了工作「黄运强说道。
学习、创新,是科室持续发展的动力。面对帮扶工作黄运强有一份开展科室业务学习的规划表,清晰地记录着神经内科每周的学习频率和学习内容。
「因边疆地区百姓的观念、饮食、经济和交通等多方面原因,加之基层医疗条件有限,导致患者就医时大多为病情危重且疑难。」为了让临床医生对视神经脊髓炎、脊髓卒中、大面积脑梗死等危重疑难疾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黄运强结合临床病例,通过理论授课结合临床实践的办法,进一步提升了神经内科团队对神经急危重症及疑难疾病的救治水平,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经济负担,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带教工作中,他做到了因材施教,由易到难,离手不离眼,放手不放心的状态。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医生,以『导』为主;对于能力较弱者,以『教』为主。正是在黄运强的指导下,科室整体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严伟主任说道。
9 月中旬,神经内科收治了 1 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由于观念、饮食等多方面原因,患者辗转多家医院都拒绝腰椎穿刺术和使用激素治疗,收治我院时,病情已发展至严重程度。
「经过查房,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我还是建议患者行腰椎穿刺术并行脑脊液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再对症治疗。」病例讨论结束后黄运强带领团队与患者家属进一步交流,对其耐心进行了健康宣教,通过努力,最终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及时为其安排了两项检查,明确了病因。
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在黄运强与团队的治疗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经过进一步稳定治疗后,患者顺利出院。
万里边疆行,白衣递友情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春风化雨润无声,秋月凝珠落古城。援疆时间虽然短暂,但黄运强却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书写了援疆情怀,为边疆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了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