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竟查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一年前,54 岁的王大叔(化名)在忙家务事时出现全身骨痛,自认为是劳累过度所致,停止农活后疼痛未见好转,并出现小便泡沫尿。至当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后考虑是血液病。于是王大叔至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组)。
子女都已长大成人,本想着老来享清福了,却被诊断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因上级医院与桂医附院治疗方案一致,为方便家人照顾,王大叔找到桂医附院血液内科主任王晓桃博士。
规范诊治,序贯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
经过前期的规范化化疗后,王大叔的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成功采集到了供两次移植的干细胞数量。因考虑到王大叔为遗传学高危的因素,桂医附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决定为他实施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让他达到更深的缓解,达到更大的生存获益。
经治疗团队的精心筹备,王大叔于 2022 年 8 月进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经预处理化疗后,于 8 月 8 日接受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移植后半月顺利出院,王大叔的首次移植圆满完成。
出院后经过近 4 个月的调理,王大叔的身体恢复到了很好的状态。经血液内科移植团队综合评估后,确定序贯双次移植的最佳时机。2022 年 12 月初,王大叔再次入住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移植团队使用经典方案预处理化疗后回输了前期采集的造血干细胞。
经血液内科移植团队的精心照顾,移植 10 天后,造血干细胞「种子」顺利植入。王大叔恢复良好,不久就顺利出院。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
王晓桃主任介绍,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多患者以骨痛为首发表现,常被认为是骨质疏松或劳累所致骨痛而耽误病情。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直是一线治疗方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能使大部分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缓解,延缓复发。
对于高危组的患者,双次移植是重要的治疗方案。双次移植又称串联移植,不同于传统的二次移植,该治疗方法是指有计划地半年内进行两次移植,而非等疾病复发后再进行挽救性第二次移植。双次移植治疗效果远远优于挽救性二次移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