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逐渐变冷,在急救的病例中脑卒中病人的数量有所增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好发于 50 岁及以上人群。
脑卒中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出血性脑卒中则包括脑出血等。
主要是因为寒冷天气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影响。
首先,天气寒冷时,人体的血管会收缩,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热胀冷缩现象一样,如果脑血管本身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这种收缩会使得脑组织的供血进一步变差。
其次,天冷时人体的血流速度也会减慢,导致血液淤滞,变得黏稠,这在血管收缩痉挛和血液黏稠的「双重作用」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就会显著升高。
1. 身体发麻,往往是单侧肢体出现轻度无力。一侧手臂发麻或无力,但另一侧手臂可正常抬起。
2. 语言障碍,说话含糊不清。
3. 频繁呛咳,甚至会出现吞咽困难。
4. 步态不稳或是出现肢体偏瘫的情况。
5. 口歪眼斜,出现中枢性面瘫,使得面部表情肌肉没办法正常的活动。
6.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 200/120 mmHg 以上或血压突然降至 80/50 mmHg 以下时,都是发生脑梗的前兆。
7. 剧烈头痛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等。
「中风 120」口诀
「1」代表「看到 1 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不可干预因素: 包括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遗传因素也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可干预因素:
疾病因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此外,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血液凝固性疾病等也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生活习惯因素:
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肥胖、长期熬夜、情绪激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高盐、高脂肪、高糖的不健康饮食,都可能诱发脑卒中。
脑卒中风险评估 ≥ 3 分,或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评定为高危人群;脑卒中风险评估<3 分,但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者,评定为中危人群;脑卒中风险评估<3 分,且无慢性病者,为低危人群。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每日测量血压,保持情绪平稳;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脂患者要注意饮食控制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降低血脂水平。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上,应清淡有节制,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 C、钾、镁、叶酸等营养物质,这些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发病危险。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同时,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保暖和天气变化: 在寒冷天气里,要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注意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的保暖,避免身体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时间过长,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在气温骤降或有寒潮来袭时。
定期体检和筛查: 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项目,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对于有脑卒中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进行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血管病变。
总之,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及时治疗脑卒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天气变冷的时候,我们更要提高警惕,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脑卒中的症状,快速拨打 120,等待急救医生的救援,切勿自行盲目移动患者。特殊情况下,可以保持 120 电话畅通,在医生指导下,将患者头朝一侧放平或进行其他必要的操作,争取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