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25
原创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日常饮食不得不重视!

在疫情的当下,病毒蔓延的季节,为了不给政府添乱,为了自身安全,许多人足不出户乖乖地呆在家里,特殊时期只能用特殊的办法来应对,一些市民在居家防护前便开始囤备食品和蔬菜。
然而正值盛夏时节,高温湿热的天气特别有利于致病性微生物生长繁殖,食品蔬菜的加工或储存时间过长和不当极易腐败变质,人一旦进食,容易诱发食源性疾病。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简单地说:「食源性疾病就是『吃出来的病』,是指食品中的致病因子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性、感染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时还会伴有发热。」

如何科学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关键是遵循以下食品安全要点。

一是辨别食品是否新鲜。

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一旦打开包装,最好尽快食用,防止食物腐败变质。选购非包装食品时,要通过看、闻、摸等方式,判断食品新鲜度,要选购干净、卫生、新鲜的食物。

二是保持清洁。

加工烹饪食物时要保持手部、餐具厨具和厨房环境的清洁。

三是生熟分开。

加工生、熟食物的厨具、容器,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

四是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

比如,煎蛋时要保证蛋黄凝固;剩菜剩饭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尽量少吃生食。

五是要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尽量不吃剩饭剩菜,在冰箱内存放食品时,要注意生熟不混放。

六是要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不吃不洁食品,不喝生水,不吃隔顿凉拌菜,不购买无证摊点的「三无」产品。

疫情来势汹汹,但我们永远可以选择相信珠海,不必恐慌,不必过度囤粮,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健康,因为这座城市和他的市民,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坚决的态度、坚韧的力量。

疫情终将过去,繁花必将如常!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